2016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說唱文化藝術 2016.11.15

2016.11.15(二)

這週的表演課開始提到一些比較技術性的東西,像是老師在空間中的站位:要能讓所有學生看見,也能看見所有學生;不要站在入口旁邊,以免晚來的學生分散其他人的注意力;如何透過寒暄讓學生進入狀況、提醒身體狀況不佳的同學當天會有少量的運動,如果不舒服可以在旁邊當個觀察者等等。

老樣子,每個人要在教室裡不規則地遊走,音樂停止前,老師會發出指令讓具有某些同樣特質的人站到一起,大致是從「 早餐吃什麼」、「來學校的交通方式」、「手上的配件」、「有沒有穿外套」這些具體的條件過渡到「期中考的狀態」之類比較抽象的概念。過程中發生了一些有趣的狀況,例如有人的交通方式是公車轉捷運加走路,但他不認為自己可以被歸類在三者中的任一個;早餐吃拌飯和吃飯糰的人站在一起,吃包子和吃麵包的人卻選擇分開。

最後一個分類的特質是「上臂的膚色」,我的膚色算不上白,跟黑也有段距離,跟我站在一起的幾個女生說這是「小麥色」。老師說如果我們試著觀察,就會發現沒有兩個人的膚色真正一樣,他認為這個活動可以讓學生認識到彼此有不同,但也有相同的地方,進而互相尊重,特別是在美國這樣對膚色有強烈偏見的地方。事實上,這個活動就來自他在紐約大學修過的教育劇場課程。

課間的討論,我問老師要是在教育現場遇到「哈哈哈你好黑你是原住民喔」這樣帶有明顯歧視(我當時用了錯誤的詞,應該是刻板印象)的狀況應該如何處理,他說任何的想法都應該讓學生在過程中說出來,而實際的操作上,還是可以透過膚色的比較,讓學生明白彼此的差異並沒有想像中的大。我仍然有些困惑,所以假設出一個更極端的狀況:「如果大多數學生的膚色都很相似,只有少少幾位學生與其他人存在巨大的歧異,那又應該怎麼辦呢?」老師說,那或許可以試著讓他們明白,和別人不一樣沒什麼不好的。

我點點頭,隔壁不認識的同學過來找我聊了幾句,她認為可能不是每個學生都有辦法克服與別人不一樣的不安感。我同意這個說法,特別是當差異還包括了體型、服裝等許多面向,而這個社會並不鼓勵差異。

引用自:Book People Studio

「微美克人整天只做一件事:他們互相貼貼紙。木質光滑、漆色好、有才能的漂亮木頭人會被貼上金星貼紙。木質粗糙、油漆脫落或犯錯的就會被貼上灰點貼紙。有些微美克人全身都貼滿了星星!每得到一個星星,他們就好高興!」
《你很特別》是我小時候讀過的繪本:微美克人終其一生都在互相評價,主角總是做不好,所以得到許多灰點,也有些人僅因他身上有很多灰點,就給他貼上更多。這樣的生命一直持續到他遇見露西亞,一位無法被貼上任何星星與灰點的女孩,他問女孩怎麼能讓身上沒有貼紙,女孩帶他去找伊萊,創造了微美克人這群木偶的木匠,伊萊告訴他,他就是他自己,而他很特別,此時,一個灰點悄然落下。

說出「不一樣又怎樣」真的這麼容易嗎?即使是無法被評價的露西亞,也在故事中提到她得常常去找伊萊,這是否也暗示了她也不時會感到困惑?而不一樣的人又要怎樣才能互相理解呢?我也還沒找到答案。

2016年7月3日 星期日

言論管制:一條轉型正義的歧路

隨著新科立委上任以及臨近二二八紀念日,一些轉型正義的相關法案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我注意到其中涵蓋了幾項涉及言論管制的提議,包括時代力量立委高潞. 以用認為媒體不應傳播帶有歧視意涵的內容,並基於此制定《反歧視法》加以管制;以及民進黨立委陳其邁將在立院提案修訂《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對企 圖粉飾淡化228事件者,處5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罰金。
  
我認為言論管制可能出於善意,但它不僅無助於消弭歧視、衝突,甚至可能成為執政者對付異己的工具。在這篇文章裡,我試著處理了幾種我認為關於言論管制的比較重要的爭議,有一部分來自網路文章,另一部分則是來自我和幾位朋友的討論。
 

1. 言論管制有助於消弭歧視嗎?


有些主張認為因為歧視言論具有某些負面效果,例如強化弱勢族群錯誤或不正義的負面印象,所以為了保護弱勢族群,應該禁止歧視言論。
 
我很懷疑禁止歧視言論是否有助於消弭歧視或者是保護弱勢族群。歧視言論通常源自於仇恨或無知,對於這兩者,一個合理的想像是,前者可能會因為被罰激發更嚴重的仇恨,並將歧視以更幽微的形式發揮,後者則可能因為被罰轉而出現仇恨。
 
如果我們的期待是消弭歧視,而非單純希望歧視言論不會在公共場合出現,那持續的溝通與交流可能才是比較恰當的解方。關於這點,小童提出了一個挑戰:我們怎麼證明「被別人認證是歧視」比起「被法院認證是歧視」更來得能讓歧視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這個挑戰很有意思,別人的指正太過激烈,或是自己修養不夠,都可能導致對話效果不佳,進一步來說,過程中引起的反彈也有可能產生仇恨。一般而言,對於 那些我們不那麼服氣的「錯誤」,很少人會傾向認為是自己的問題,好比我從來就不會因為教官登記我穿便服就認為這是不對的。而我們有理由相信以下兩點:法院 的判決比起公共討論更常讓人不服氣、法院的處罰比起溝通過程中的反彈更容易引起不滿。這是我認為前者比起後者有效的原因。
 
 

2. 言論管制有助於轉型正義嗎?


一個素樸的想像是:當我們禁止為威權統治者擦脂抹粉的言論出現,就不會有人認為他們是對的。彌爾可能不會同意這個說法,他認為言論自由的好處之一是即使有人說錯話,藉由被別人糾正,我們也可以對什麼是正確的更有印象 。
 
從另一方面來說,「粉飾淡化」的標準太過模糊,這讓當權者能夠隨意解釋,並用來對付和自己政治立場不同的人,1992年修正的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就是個可怕的案例。就此而言,言論管制不只無助於轉型正義,更可能締造出下一個威權政府。

在文章的上半段,我處理了言論管制被認為能夠解決的兩個問題,接下來要談的,則是兩個言論自由會遇到的質疑,透過釐清它們,或許我們可以更清楚言論自由的樣貌。
 

3. 言論自由有助於消弭話語權不平等嗎?


在前面的段落裡,我主張透過自由的言論市場來解決歧視與轉型正義等問題,這至少得面臨一個挑戰:我們怎麼處理話語權的壟斷?
 
經濟學上的「市場失靈」可能有助於理解這個問題,古典自由經濟學者認為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上,當所有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市場的效率將會達到極大化。但在現實世界中存在一些因素,使得市場無法達到完全競爭,例如壟斷、交易成本過高、資訊不對稱等等。
 
回到言論市場上來看,我們常會遇到類似的問題,好比在歧視的議題上,受到汙名的弱勢族群往往沒有足夠的話語權,這會導致糾正的聲音很難被聽見,便不太容易如彌爾所說讓我們「對什麼是正確的更有印象」。
  
哈佛大學的凱斯.桑思汀教授主張政府應該在一定程度上介入言論市場,包括提供補助給鼓勵背景分歧的公民進行深度辯論的網站、要求立場鮮明的網站負擔連結到保持不同立場網站的義務等等,讓我們得以身處在有更多樣意見與資訊的環境。
 
這是滿強烈的解方,且存在另一方面的違憲爭議,但深具啟發性,如果我們不想仰賴政府的強勢介入,就得努力做到一些事,像是努力對抗媒體的反智,要求他們呈現更多元異質的觀點。
 

4. 即使言論管制效果不彰,所有言論都不應該被管制嗎?


中正大學的謝世民教授認為在兩種如果能證明有其必要的情況下政府有理由對言論加以管制:「避免立即而明顯的危險之發生」、「避免侵犯他人基於社會正義而享有之權利」 。
 
這聽起來有些抽象,我們可以來看一個 1999 年發生在美國的案例:紐倫堡檔案。一群反墮胎份子架設了這個網站,上面列出一長串曾經執行墮胎的醫生的名字、照片、住址、執照號碼,甚至包括配偶和小孩的 名字。可怕的是,其中有三個醫生被殺害,當一個醫生被殺時,這個網站劃掉他的名字,像是西部片裡的懸賞啟事。
 
一群醫生聯名告上法院,控訴這個網站的死亡威脅與恐嚇,法院判決該網站應該支付超過一億美元的賠償。
   
以上大致是我對言論管制的觀點。美國前大法官荷姆斯有句著名的格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正因為曾經威權統治者濫用法律迫害異己的慘通 經驗,我們才知道言論自由的可貴,期盼立院諸公上任後不要遺忘從前的理想,並記取過去的教訓,方能真正的推動轉型正義。

延伸閱讀:

回應臉男:針對「反歧視法」的立論 
回應童昱文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偷偷跟你說》


文中截圖引用自電影片段

偷偷跟你說》全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mkktNlpFjA

偷偷跟你說》是溫朝鈞導演自費拍的電影,聽說拍完之後沒錢上院線,索性整部放到網路上,依靠社群力量行銷,如果你看了覺得還不賴,不妨幫忙點個讚,或者分享出去。

開始談這部電影之前,我想先請大家讀一首詩。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願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
願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願你在塵世裡獲得幸福
而我只願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海子是個早慧的詩人,十五歲考上北京大學法律系,甫畢業即在中國政法大學取得教職,六年後,他在河北省的山海關臥軌自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寫在他去世前兩個月,是最廣為傳頌的作品,許多中學課本選錄這首詩,也曾經被房地產商用作廣告文案。

我選修課的老師教到這首詩的時候說: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光明正向的詩,但不是的,這是將死之人寫的詩,實際上背後非常絕望。為什麼呢?從字面上看,「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是否意味著「今天的我不幸福」?從明天起才關心糧食蔬菜,是否他已經很長一段時間食不下嚥?進一步來說,面朝大海,看到的是春暖花開嗎?

這些問題很難說有標準答案,至少海子的好友,詩人西川的看法和課本編輯與房地產商們不太一樣。如果我們從前述的質疑出發,再去看《偷偷跟你說》貫穿全片的一個梗,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下面開始談這部電影,會爆雷,還沒看過全片的朋友,建議你就此打住。

偽善



「我們都算是公眾人物了,以後你也會常遇到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只台灣,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我們的力量太有限了,你要懂得自己拿捏這樣的個案,風災、水災、地震這種受災戶,是很合理的議題,沒有爭議。可是像霸凌不是很好處理,你怎麼知道對方的背景呢?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募款嘛。」

對遊民潑水的議員和「教授」可能是片中最為尖銳的挑戰。前者極其露骨的影射了某位台北市議員,連選區都沒有改,後者的原型有些模糊,背後的批判卻很清晰:當慈善成為一種既得利益者用政治正確包裝的產業站上舞台,錯誤的體制將得以退居幕後,不再受到質疑。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寒冬中安置遊民的舉動博得稱讚,卻鮮少有人注意到,正是同一個人在上任後立即宣示不打房,並興建窮人住不起的聯開宅。
如王爾德所言:「該做的是去建立一個讓貧窮沒有辦法發生的社會,這類看似『美德』的利他行為反而在阻礙這種社會的實現。最惡劣的奴隸主是對奴隸仁慈的奴隸主,因為這使得身受其害的人看不出整個制度的可憎之,也讓思考這個問題的人看不清真相,因此造成最大傷害的人正是那些試著去做最多『善事』從而讓整個殘酷的體制延續下去的人。」

暴力



「暴力」是這部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在導演的敘事裡,至少存在三種暴力,第一種,是如前文所說,來自既得利益者與「暴利」結合衍生的結構暴力。

第二種,是血緣暴力。主角是個很特別的小孩,或許源自先天或後天的不擅言語,使他在片中很長一段時間沒有開口說過話,因此常常受到母親的打罵。

這幾天特別地冷,台灣好多地方都下起了雪,新聞上說,北極冬季會颳起強烈的寒風吹向溫帶地區,但同時也有一道「極鋒噴流」環繞住它,像緊箍咒一樣把寒風緊緊鎖住。如果足夠強勁,寒風留在高緯,中低緯地區就會形成暖冬,稱為正北極震盪;如果極鋒噴流扭曲,寒風則會趁隙南下導致中低緯地區的寒流,稱為負北極震盪。

我跑去問大氣系的學長說,那怎樣會導致極鋒噴流扭曲呢?根據他的形容,極鋒噴流為了把寒風鎖在高緯,像橡皮筋一樣繃得緊緊的,只要有一點擾動就足以讓它產生劇烈的擺動,例如熱帶氣旋北移、季風槽等等。

這很像社會對於家庭的想像,父嚴,母慈,子孝,但又怎麼可能每個人生來就懂得做父母呢?每個父母真的都有辦法真心愛著小孩嗎?主角被母親打罵是一種暴力,可背後透露出來的還有深層的無助:她不知道如何和自己的小孩相處,更不知道該如何維繫這個瀕臨破碎的家庭。

所有人被逼著擠在「主流」的框框裡,圈外是萬丈薄冰,稍有意外便跌了出去。有些人好運,腳下的冰層比別人堅實,有些人頑強,硬是來上一支冰上華爾滋,有些人甚至根本就是冰泳健將,但有更多的人即使奮力掙扎也只能選擇沉沒,托爾斯泰那句「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乖舛」 大抵如此。

第三種是校園暴力,也就是所謂的「霸凌」。故事中班上的權力結構大概是這樣的:有個位居統治地位的「王」,所有事情都在他的默許下發生,一群欺壓他人為樂的「貴族」,以及負責提供笑聲的「仕女」,最後則是主角身處的「庶民」階級,他們隨時有成為霸凌目標的風險,所以拚了命的想往上爬。

外來權力的碰撞讓這個班級處在宛若懸崖邊緣的危險均衡。學校曾經試圖介入,卻受到「王」倚靠的幫派份子警告,只得噤聲,而「王」看似春風得意,卻因為來自幫派的壓力一度躲在隱蔽的教室裡崩潰大哭。

我看過真正的校園霸凌,理由千奇百怪,有個甚至只因為他被位居核心的學生討厭。我們都知道階級不好,這讓人的價值有了貴賤之分,變得能用來衡量教育現場也有各種看起來詭異的措施,一方面便於管理,一方面說是可以消弭階級,例如制服、團膳或是「相同」本身,但從來沒有人教學生怎麼去尊重不一樣的人,只有階級凝視的再製,例如片中的班導師,而階級從未消失。

救贖



我曾經以為女主角是一個真正存在的角色,那讓我對電影中斷出遊的蒙太奇有些納悶,怎麼一轉眼成了青春戀愛喜劇,直到後來諸多的不合理開始冒出來,我才漸漸形成猜測,在結局獲得證實。

海德格說:「哪裡有危難,哪裡便出現拯救。」 暴力是因,女主角是果。以導師的勵志演講作為開端(「我一定可以的。」),當主角面臨承受的暴力到達臨界點,承載一切美好想像的女主角便相應而生:美麗、高雅、富同情心。

人是很堅強的生命,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也有人努力尋找生機。幻想出來的女主角並不是悲劇,恰恰相反的,那是黑暗中的一線光明,如果你觀察得足夠仔細,可能會注意到主角在一開始幾乎不會說話,所以導演做了個用書頁呈現台詞的設計,隨著後來和女主角的相處,他逐漸能夠掌握更多一些的語言。

這讓我想到了蝴蝶的《黑暗聖徒行歌》,主角在家裡備受哥哥霸凌,又不受寵,在一次的爭執中憤而離家,找了個遙遠的地方住下來,和遊戲裡的人工智慧「依莉莎老師」相依為命,他在麵店找了份工作,開始不太熟悉,常常被罵,日子久了,因為謹慎細膩,博得了旁人的尊重,最後在遊戲中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空。裡面有個句子特別讓我印象深刻:「人生其實還滿簡單的。如果需要的只是吃飽穿暖夠繳房租水電費,真的不困難。

《偷偷跟你說》的故事本來也可以是這樣的,但哪裡讓它產生了變化呢?也許主角的準備太過不足,也許台北這座城市以「吃飽穿暖夠繳房租水電費」的標準來說仍太過困難,也許這個國家的教育仍然沒有準備好接納不一樣的小孩,也許這個社會有太多人在薄冰上跳舞......許多個也許,都值得思考,是麼造成了悲劇?

結局


女主角是因,暴力是果。《偷偷跟你說》有個近似於《時下暴力》的悲劇性結局,或者也可以說,主角在離校的當天爆炸了(《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者的呈現有所差距,但對於這片土地的崩壞都有很深刻的刻畫。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棒的電影,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如果你不嫌冗長看到了這裡,希望你願意幫忙把這部電影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