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評阿盛│《空把花期錯過》

語文表達課讀了阿盛的文章《空把花期錯過》(http://ppt.cc/ZtV6),這是一篇讓我很不舒服的文章,簡單來說,裡面充滿了一個知識份子自持文化背景貶低別人生命型態的傲慢,並且無法看到任何一分與作者「鄉土作家」身份相符的人文關懷,

什麼是我所謂的「人文關懷」呢?在社會學科當中有個概念叫做「去脈絡化」,指的是在思考問題時忽視背後的時空背景,只孤立的去探討單一事件,例如鄭捷殺人案發生時,很多人急著把矛頭指向鄭捷,然後剖析他、挖掘他,只為了找到讓自己心安的殺人原因,像是「血腥電玩」、「心理疾病」、「被動漫洗腦」,再把自己和這些原因劃清界限,卻從來沒有想花心力去瞭解「真正的原因」,能讓一個人兇性大發帶走4條人命,傷了24人,絕對不是這麼簡單的原因吧?他和父母的互動模式是什麼?他受到了怎樣的教育?這都可能影響了「他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這就是「脈絡」,我認為,藉由思考一個人做出選擇背後的故事,才能真正找出原因,這是一種同理心的修養,更是一個學者不可或缺的「人文關懷」,這樣的理念也促使我在遇到與自己立場有所不同的人時,不會急著批判,而是嘗試在溝通中互相理解。

回歸正題,為什麼我認為這是一篇缺乏人文關懷的文章呢?文中作者透過很多描述塑造了一個「人」的形象,例如這個人擁有一成不變的生活、注重投資理財、關心社會大事且頻繁和朋友在網路上討論、偶爾參加種種反對不公不義的集會活動、喜歡看八點檔連續劇等等,批判為這個人對於身邊的花草樹木毫無情感,文化水平低落,並且以一個無庸置疑的態度要求這個「人」相信「能補救提升你的,只有書與樹、花與草」,如同前一段所說,在這裡我我認為應該被關注的是:「是怎樣的生命經歷造就了這樣的一個人」,為什麼這個人會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呢?為什麼聚積財富對他來說會那麼重要?是怎樣的原因促使他不只是在網路上嘆息,選擇鼓起勇氣走向街頭,面對被警察鎮壓的危險?為什麼他喜歡看連續劇?他有足夠的文化資本去看那些作者所謂「有文化水準」的書嗎?這背後都有很複雜的社會因素,脈絡的有無導致在我眼中看到的是一個很立體,有血有肉的人,他有著自己的無奈,而作者則只能看見一個扁平的人,以及孤立的行為,這讓他一廂情願的認為:這只是個人問題,能夠很輕易的去改變。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什麼是「文化」呢?這個名詞通常用來指稱一個族群經過長期累積後發展出來的生活形式,像是文字、語言、建築、飲食、技能、習俗、藝術等等,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族群的文化,例如臺南人有臺南人的文化,臺灣人有臺灣人的文化,華人有華人的文化,而在多元的社會下,有很多族群的文化是跨越地理/國家/民族的界線的,例如搖滾樂迷有搖滾樂迷的文化,「鄉民」有著「鄉民」的文化,在他們之間或許能觀察到「主流」與「非主流」,但沒有人有資格斷定孰優孰劣,那麼,什麼是作者認為的「有文化水準」呢?是飽讀詩詞文學嗎?是喜愛花草樹木嗎?那為什麼只有這樣的人有資格被稱作「有文化水準」呢?進一步來說,為什麼「有文化水準」與否的標準是由作者來界定呢?如果只有符合這樣的條件才算「有文化水準」,那在我生命中很多很棒的事情在作者的眼中可能都算是「沒有文化水準」了,例如我很喜歡在網路上針對不同的事和別人進行討論,這讓我學到很多東西,我也很喜歡看一些「胡編亂演」的動畫,這幫助我解放自己的想像,看見不同人的生命,如果為了成為「有文化水準」的人,我需要放棄這些會讓我很快樂的事,去做一些我不那麼喜歡的事,那它的價值在那裡呢?

「人人的欣賞觀點不盡相同,那是和個人的性格與生活環境有關。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呢?」這段文字截錄自很多人都在國中讀過的課文《雅量》,儘管不知道為什麼那段關於棋盤、稿紙以及綠豆糕的對話為什麼會幾乎風靡了一整個世代,但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這篇文章揭示了一個絕大多數人應該都認同的價值:「在不抵觸某些我們共同認定需要維護的價值的情況下,任何的生命樣貌都應該被尊重,並且沒有人有資格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要求別人改變以符合自己理想中的生命樣貌。」我認為,作者缺乏同理心,去感受其他人的生命,並且沒有尊重別人不同生命形態的雅量,這樣的觀點,並不是值得我學習的。

中國童話│什麼是一個民族的文化?

如果先忽略臺灣應不應該教「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而不是「臺灣」文化基本教材的爭論,預設我們要在教育中放入關於中華文化的課程,而目的是讓學生更了解中華文化,那我認為教材也應該是全套的中國童話,而非論孟,

中國童話是我小四以前最愛看的一套書,一個月一本,總共十二本,每天都有一個對應神話、民間傳說或歷史故事,像今天是農曆九月五號,書中改寫了聊齋誌異裡菊花花神的故事,

我很喜歡神話和民間傳說的原因是,它體現了一個民族,或是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對於生活的態度,以及他們食、衣、住、行、育、樂的內涵,這樣很庶民、很草根的史觀,在論孟或是很多文人的詩詞上都很難看見,總不能期待這些資產階級去了解人民的生活,他們有太多偉大的生命難關須要度過了,

坦白說我一直很不解,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這麼大的操作空間,要嘛就把它做成哲學教育,論孟裡很多東西是值得去思考,去挑戰的,不然變成民俗教育也是不錯啊,歌曲、故事、舞蹈、儀式、手工藝、藝術、飲食、服飾、習俗、宗教、建築,這就是個價值抉擇,你想要教給學生怎樣的史觀,菁英的,抑或是庶民的?但為什麼,要搞得像個讀經班呢?

圖片來源:漢聲出版社網站

活屍危機?│校園裡的災難想像

不久之前,在沃草「市長,給問嗎?」這個提問平台上有個問題,

『若台北爆發殭屍危機,您的執政團隊會如何處理?』
活屍危機這幾十年來都是受歡迎的創作題材,甚至在歐美也有以活屍危機爆發為主題的演習以及宣導,除在幽默之餘,也藉此提高消防、救災、撤離、安置等等程序的精實度,請問若台北市爆發活屍危機,身為台北市長的你會如何處理?如何疏導、安置民眾,如何防止疫情擴散、如何處理已受感染的病人、如何尋求國際救援。

面對這個看似天馬行空的問題,朱家安認為,「活屍危機」雖然是虛構故事,其中例如氣爆、海嘯、傳染病等情節,卻時常是由現實災難場景拼湊。網友提問看似「白爛」,卻可以從中檢視候選人對未知災難的應對能力。


同理,一場演習的用途也不應該只是簡單的「讓學生有個大致的概念」,而是考驗學校裡的所有人對於特殊情況的應變能力,
比如,如果學生在游泳時遇到地震,應該在哪裡躲避主震?在沒有書包的情況下,要怎麼保護頭部?應該怎麼疏散到操場?是不是也在二部設置一個集合地點?
這樣的情況,是把在演習前讓學生全部待在教室裡提前一個禮拜告知要演習提前兩天進行演習的演習模擬不出來的,
更好的方法我認為是:只讓學校高層,如校長主任主教等確切知道演習時間,其他老師要等響鈴當下才會知道,頭幾次可能會因為沒做好心理準備有些慌亂,而這正是一場高真實性的演習所需要的心情。

當然我完全知道這樣的演習作秀性質遠大於練習性質,真實性低落的可憐,從有個官員在那看就知道了,例如,在真正災難來臨時,不太可能有人會乖乖的排好隊去操場,一定是驚慌失措,四處逃竄,例如,一中的制服白T穿著率不會在地震瞬間暴增,但就如同Chien Lin所說的:「我覺得身為知識份子的道德義務就是要提出理想性的建議與保守的官僚抗衡,否則他們只會更趨保守和趨避改變現狀的風險,使原先存在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馮光遠的回答:

父權從何而來│柯文哲的爭議發言

關於柯文哲對陳以真的爭議發言的新聞(http://ppt.cc/P4hP),

裝在CHROME上的新聞小幫手告訴我:
『注意!您可能是問題新聞的受害者!只能說經由不同媒體報導 ,這些訊息已經被重組成另一種參假的事實,是經由主持人提問說:「陳以真年輕、漂亮,佔盡優勢。」柯P單就這點才回應,那以當市長的職責及人格特質來,年輕漂亮的確一點邊都扯不上關係,以觀光局代言人及櫃檯服務來說,容貌確實是選擇的條件之一,但是選市長是看你的能力,不懂柯P失言的部分在哪裡?』

可以先看看清晰版影片:http://ppt.cc/or7n

簡單來說,我能在這段錄影中嗅到一絲很熟悉的父權味道,就如同......和一些男性長輩聚餐時的有時會出現的言論,以及長期被父權社會建構出的刻板印象(貌美的年輕女性適合當坐櫃台、當代言人,甚至背後隱藏的論述可能是「長得漂亮的人都是花瓶,沒甚麼能力。」),但要說歧視嗎?我卻覺得這帽子扣的大了點,柯文哲確實性別意識低落,一如他面對多元成家的態度,但與其各種追打各種憤怒各種痛心疾首,我認為這個新聞更值得拿來思考的是:我們如何去面對遊離於生活中的父權?

從那段影片中我看到的並不是柯文哲一個簡單個案,而是許多個「柯文哲」所形成的龐大結構,你無從在這之中發現尖銳的歧視(取而代之的是各種看似溫和的刻板印象,所以很難感到憤怒),然而它卻影響著每一個世代,去傳承一種「女性弱勢」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