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對於秀霜競選影片的訕笑,在裡面看到得很多東西其實是很值得被思考的,例如被她列為重點政策之一的「建置高齡友善城市」,就我的印像以及新聞搜尋的結果,主要都著重於各式各樣的補助,像是健保費、假牙、助聽器、電動車等等,這其實反映了很多人在思考公共議題上一種「補助至上」的盲點,認為只要給予老人足夠的錢或是資源,他們就能自己尋找美好生活,然而這樣就足夠了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例,低底盤公車是一種車廂底離路面較進的公車,只要跨一級就能登上公車,不像傳統公車需要跨兩到三級,對於老弱婦孺來說非常方便,這樣的設計大大的降低了他們在城市內移動的門檻,臺南有足夠的低底盤公車嗎?以我的搭乘經驗來說,臺北有很多這樣的公車,其他的上車也不是那麼麻煩,而臺南大約四台內才有一台,其他不是用遊覽車改裝的,就是狹窄的舊型觀光巴士,上下車都不那麼方便,
八月底我去胖地聽臺南市樂齡中心的鍾秀琴主任的演講,在退休後,長者們透過樂齡中心,得以去學習電腦,學習烹飪,取得新的知識,適應不斷變動中的社會,並將他們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智慧,回饋給後輩,創造社會知識的流動,或者在劇場表演的過程中梳理自己的生命經歷,說出傷痛,然後得以被理解、被療癒,甚至因為他們的表演,重新找回「被需要」的感覺,而不會在退休後頓失目標,臺南有多少地方有這樣的設施?
對於公共政策的制定,我認為「想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把自己代入一個高齡者,試著想像他一天的生活,起床後要做什麼?平常都去哪裡聚會?多久看一次病?都怎麼去?然後才能找到他們真正需要的幫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