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回覆廖崇倫〈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

引用自:Fred Hsu的攝影作品


  雕像作為一種符號象徵,可以從其被塑造出的外表觀察到很豐富的意涵,例如「莊嚴」的佛像代表信徒的崇敬,「跪姿」的秦檜夫婦代表對奸臣的唾棄,「趾高氣昂」的馬踏匈奴像代表征服者的驕傲,同理,你也可以從蔣中正銅像的諸多姿態尋找它企圖向觀眾傳達的意義:站姿、騎馬、俯視、微笑、意氣風發,一個偉大統治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在人類社會中,放在特定空間中的雕像常被賦予的責任常是傳達社會對某種正向價值的嚮往,而華人世界中最常見到的是孔丘像,身為影響華人文化至深的教育家,他傳達了例如有教無類等價值,甚至連尿尿小童的銅像,可能都反映了所在地區對於藝術的熱愛。


  這裡不禁要問的是,那蔣中正銅像呢?在歷史上他是一個著名的獨裁者,甚至在白色恐怖期間殺害了大量無辜的臺灣人,我不太能想像他能傳達什麼正面價值,未經民主程序的,把這樣一個充滿偶像崇拜象徵的物品放在校園裡,明顯是不太合理的。(這裡不打算處理「即使沒有必要存在,那有必要移走嗎?」的問題,參閱閻離喚或童昱文之前的評論都可以看到答案。)
 
  而在廖崇倫的《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一文中,他提出改變蔣中正銅像的偶像崇拜性質,讓他「轉化為一種負面的教材,使人們常存警惕、不要忘了恐怖統治的黑暗、並真誠地面對歷史的真相」這樣的手法,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點子,但會面臨許多的實然困境,比如你要怎麼做,才能抵銷銅像原有的象徵(就像我前面說的:一個站姿、騎馬、俯視、微笑、意氣風發的偉大統治者),讓即使是路過的人意識到「哇,這是個獨裁者的銅像,他好可怕」而非「唔......這是個旁邊有個牌子上面寫了很多字但我懶得看的偉大領袖銅像」又或者「矮額,這是個遭到台獨暴民汙衊的偉大領袖銅像」?
 
  我能想到的做法是古蹟常見的導覽員培訓,但它也會面臨到一個困境,你要期待誰幫你在設立蔣中正銅像的學校都培訓導覽員,國民黨嗎?我想,把蔣中正銅像從校園拆除,集中到一個類似紀念園區的地方放置,再加以改造,會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廖崇倫】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寫給每位為轉型正義而戰的夥伴:

https://www.facebook.com/handsup2015/posts/155684345126381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