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沒有人/後面也沒人/這世界好大呀/於是我就哭了。」──廢言郎
前幾天網路上有人貼了幾首唐詩新譯,因為廢到很好笑,所以很多朋友轉貼,尤其在翻轉教授給了「原來唐詩都是一堆玻璃心的廢文」的評價以後,甚至紅到上了新聞。
情感上我不怎麼喜歡這麼去脈絡的看,藍色窗簾固然是台灣學生中文學習經歷中很討人厭的一件事,但為此抹殺文字的魅力,卻有些可惜了,這部分我就不多談,前年知乎上有個關於宋冬野〈董小姐〉的討論串,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進去看看,我想講的大概都在裡面了。
其實啊,中國史上因為世界太大而哭泣的,可不只陳子昂一個人喔:
"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淮南子·說林訓》
是的,他就是這篇故事的主角,楊朱。逵路亦即四通八達的大道,楊朱看到四通八達的大道就哭了,因為它可以向南,可以向北。這麼說似乎有些無厘頭,但看過一個《列子》裡面的故事以後,我們應該更能理解楊朱為什麼哭泣了。
"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岐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楊子戚然變容,不言者移時,不笑者竟日。"──《列子·說符》
楊朱鄰居的羊不見了,於是帶了一大堆人,又請楊朱的兒子一起去追。楊朱說:「嘻嘻,就掉了隻羊,幹嘛這麼多人去追呢?」鄰居回答:「因為有很多分岔的道路。」等他們回來之後,楊朱問:「抓到了嗎?」鄰居回答:「跑了。」楊朱又問:「怎麼會跑了呢?」鄰居回答:「分岔路中又有分岔路,我不知道牠在哪,只好回來。」楊朱臉色變得很憂鬱,很長時間沒有說話,一整天都沒有笑。
楊朱的學生很困惑,於是問他說:「就這麼一隻羊,還不是你的,犯得著這麼難過嗎?」楊朱當然沒有理他了。
楊朱的學生孟孫陽和心郁子還是很好奇,便一起去找楊朱。楊朱和心郁子都是迂迴的人,交換了一個隱喻以後,很快就懂了,這下換孟孫陽不幹,他責備心郁子說:「你問得那麼迂迴,老師回答得那麼怪僻,我是越聽越糊塗啊。」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岐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非本不同,非本不一,而末異若是。唯歸同反一,為亡得喪。子長先生之門,習先生之道,而不達先生之況也,哀哉!」"──《列子·說符》
心郁子解釋道:「大道岔路太多,羊隻就容易丟失;學習方法太多,學者就容易喪命。學的東西不是從根本上不相同、不一致,結果卻有這樣大的差異。只有歸到相同的根本上,才會沒有得失的感覺。」說到這裡,他狠狠鄙視了孟孫陽一把:「而你是老師的大弟子,長期跟著老師學習,連老師的譬喻都聽不懂,也太悲哀了吧。」
這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故事,可選性是自由的操作型定義:當我有越多選項可供選擇,我就越自由;壓迫則是可選性的剝奪,迫使人做出對自己不利的選擇。
追求自由不代表遠離壓迫,相反的,我們會暴露在更多風險之下,世界真的太大了,迷茫的風險、受壓迫的風險、患得患失的風險,什麼風險都有,然後在這些風險下,我們掙扎著尋求自由。歐文亞隆有本小說叫《當尼采哭泣》,改成標題向他致敬,作為這個故事一個不錯的註腳。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手機
這星期,我在臉書上看到一篇文章,轉載了一系列名叫"Removed"的攝影作品,這個計畫裡,攝影師找來某些人,請他們定住使用手機的動作,再為他們拍照,希望呈現行動裝置對人類「社會性與物質性的影響」。
文章裡的說明是,這些作品試圖讓讀者「感受人類沉迷手機的荒謬病態」,這或許是攝影師想表達的面向之一(考慮到他自述的創作動機),但如果你仔細看過全部的照片,應該會認為這個詮釋有點過了頭,裡面不乏某些富衝擊性的照片,例如一對表情呆滯的夫妻,背靠著背在床上盯著「微小、冰冷、發光的裝置」,或是三個小孩毫無活力的癱在沙發上玩著像是 PSP 的遊戲機。
不過在另外一張照片裡,我們卻可以看到某人拿著手機為一對正開心微笑的情侶拍照,這讓「荒謬病態」的概括顯得有點沒道理,反而另一系列概念相近的作品,透過將用以握持的手以及手機以外的身體全部消除,更清晰的傳達了人類主體被手機取代的隱喻。
事實上,任何只基於這系列作品指出「沉迷手機很荒謬病態」的攻擊,都得先面臨朱家安的質疑:「在照片中拿走人正在用的東西,不管是手機還是書還是別人,人就會顯得很怪。」因為如果你不認為照片中的人深情望著彼此或沉浸於《傲慢與偏見》很病態,就沒什麼理由認為他們在看手機很病態,除非你有更好的判準支持我們應該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兩者。
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在某些時候,比如和別人相處、享受自然美景,人類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無論手機、書、PSP,都非常讓人討厭(比如我媽就不太喜歡我在餐桌上看書的習慣,她認為這個時間應該用來聊天,或是專心吃飯),那麼「沉迷手機很荒謬病態」就是個實質的提問,並且因為行動裝置帶來的改變,具備獨特的當代意義。後面的文章裡,我會嘗試梳理一些人們對使用手機的反思,以為這方面的討論提供更細緻的基礎。
-
我高一的時候,網路上曾經有部名叫《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的微電影被廣為流傳,在近半篇幅發人深省的警言後面,它接續了一個精巧的小故事:一個迷路的男孩在街口抬起正滑手機的頭向經過的女孩問路,那是他們初次的邂逅,也因此有了後來「富有意義」的真實人生,「但這一切從未發生過,你從來沒擁有過這些,當你忙著低頭看手機,你就看不到你錯失的機會。」
坦白說,我一點也不喜歡這種忽略異質性的敘事,把「娶妻生子」當作美滿人生的唯一指標很奇怪,即使我們真把某些主流價值奉為圭臬好了,我也親眼在 PTT 台南板看過魯蛇被問路還是魯蛇的案例,反過來說,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懷疑,那個滑手機的男孩會不會因此獲得 Google 的工作機會,或者他其實和唐鳳一樣早在15歲就成立了自己的網路公司。我想說的是,不同人在不同場域的經驗本來就會有相當大的歧異,用單一體驗概括整體是個滿粗糙的方法。
當然,討人厭的敘事不代表我們可以忽視影片裡提出的質疑,事實上,我認為影片前半的某些提問遠比後半的敘事來的拳拳到肉,應該足以初步的支撐我們去檢視幾個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科技產品對人類的互動產生了什麼影響?為什麼有些人在批評這樣的影響?為什麼前述的批評讓有些人不太舒服?
我大致從影片中整理出主要的幾個提問進行處理,作為我對上面這些問題的思考,希望能夠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1. 「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善交際,注視著對方的眼睛與人對話,已不再能滿足我們的社交需求」
這可能是一開始那套攝影作品試圖點出的問題,這類的批判創造出一個敘事:即使是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依舊沉溺於螢幕裡虛擬的社群、友誼和歸屬感,而忽略了身邊的「真實」連結。這確實讓人感覺有點糟糕,但事實真的只是這樣嗎?
出於這個問題意識,前兩天段考提早交卷後,我試著觀察在教室外面休息等待鐘響的同學,幾乎是一字排開的靠在牆上,有一段時間,他們並沒有在聊天,而是各自看著手上的微小扁平長方體,這好像足以印證上面的說法,有意思的是,後來我發現,有些人也會共同看著一支手機,並因為上面的東西笑得很開心。
這讓我想到,我有些朋友很喜歡拍下彼此很搞笑的照片或言論上傳到網路上,讓大家都很開心,在這裡,虛擬社群扮演的角色反而像是現實社交的潤滑劑,如果說科技讓人類在現實中產生了疏離,顯然我們也逐漸長出與科技和平共生的方式。
另一方面來說,要求每個人都以現實連結為互動方式的最高追求,也忽略了現實世界對某些人的不友善,比如貧窮的人、不善言語的人、對外表沒有自信的人,對於他們來說,虛擬世界或許是個更自在的地方,就像《虛擬化身》(啊哈,這是本好書,但它絕版了)裡說的:「現實生活不過是我螢幕上的諸多視窗之一,而且他通常還不是最好的一個。」
而且,單純只是一味批判,要求人們發揮能動性,也無助於改善結構上的不合理。
2. 「如果你自己看書、畫畫或運動,這代表你有好好利用時間、把握當下,並不代表你冷漠或孤僻,這代表你清醒且留心生活大小事,並把生命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在這裡花太多篇幅去挑戰什麼叫「有意義」可能有點浪費,我更希望去詮釋,是怎樣的特質差異,讓某些人認為沉溺於虛擬社群是件很討厭的事,而看書、畫畫或運動不是。
這可能反映了虛擬社群的零碎化。新的通訊技術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變得極為低廉(無論時間或是金錢),隨時都能夠在社群網站上進行(可能經過修飾或誇大的)展演,因此更渴望來自遠方的即時反饋。
對於時間的低度需求,也讓它輕易滲入日常紋理,填滿零碎的空間。尤其因為零碎的關係,這些空間沒有能力支撐起前述「看書、畫畫或運動」這類的活動,也沒辦法提供深入的互動,導致網路上的交流很容易變得非常淺碟。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可以每半小時就用 Line 互傳貼圖,誰還會花幾個小時寫一封短則一兩天,長則一兩個月才會到達的前現代紙本信?
3. 「你不太可能成為世界上最棒的爸爸,除非你能不靠iPad就讓你的小孩開心」。
用科技產品取代教養的場景似乎越來越常見了, PSP、N3DS外加十幾個卡帶,或更方便的,一台平板電腦,似乎遠比父母辛苦摸索的相處模式對小孩的安靜來的有效,這在某些小孩身上可能是個好方法(也僅限於某些時候),但如果你希望參與小孩的成長軌跡,科技產品真的很難產生什麼幫助,即使它被用在記錄上,也未必不會產生反效果。
當然,就像曾柏文說的,如果我們去深究這些父母的不勝任,可能會發現有許多反映的是「把他們壓迫到無法喘息的社會。這包括崩解的傳統家族照顧網絡、始終缺位的托育體系,以及以超時工作為常態的勞動處境。」除了批判以外,我們或許也需要想辦法改善目前的社會環境,讓父母有能力提供更細緻的教育。
-
在這篇文章,我堆砌了不少的資料,嘗試拼湊出當今科技社會的一隅,如果要說它的目的是什麼,大概是我認為,對科技不太熟悉的世代和從科技中成長的世代,實在太少有機會對話了,因而對彼此的樣子感到陌生,這導致了批判以及不諒解,如果可以互相有更多瞭解,可能也會更懂得對方的遲疑與思索,進而攜手丈量共生的形式。
文章裡的說明是,這些作品試圖讓讀者「感受人類沉迷手機的荒謬病態」,這或許是攝影師想表達的面向之一(考慮到他自述的創作動機),但如果你仔細看過全部的照片,應該會認為這個詮釋有點過了頭,裡面不乏某些富衝擊性的照片,例如一對表情呆滯的夫妻,背靠著背在床上盯著「微小、冰冷、發光的裝置」,或是三個小孩毫無活力的癱在沙發上玩著像是 PSP 的遊戲機。
不過在另外一張照片裡,我們卻可以看到某人拿著手機為一對正開心微笑的情侶拍照,這讓「荒謬病態」的概括顯得有點沒道理,反而另一系列概念相近的作品,透過將用以握持的手以及手機以外的身體全部消除,更清晰的傳達了人類主體被手機取代的隱喻。
事實上,任何只基於這系列作品指出「沉迷手機很荒謬病態」的攻擊,都得先面臨朱家安的質疑:「在照片中拿走人正在用的東西,不管是手機還是書還是別人,人就會顯得很怪。」因為如果你不認為照片中的人深情望著彼此或沉浸於《傲慢與偏見》很病態,就沒什麼理由認為他們在看手機很病態,除非你有更好的判準支持我們應該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兩者。
另一方面,如果你認為在某些時候,比如和別人相處、享受自然美景,人類只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無論手機、書、PSP,都非常讓人討厭(比如我媽就不太喜歡我在餐桌上看書的習慣,她認為這個時間應該用來聊天,或是專心吃飯),那麼「沉迷手機很荒謬病態」就是個實質的提問,並且因為行動裝置帶來的改變,具備獨特的當代意義。後面的文章裡,我會嘗試梳理一些人們對使用手機的反思,以為這方面的討論提供更細緻的基礎。
-
我高一的時候,網路上曾經有部名叫《智慧型手機世代的沉痛反思 - 抬頭看世界》的微電影被廣為流傳,在近半篇幅發人深省的警言後面,它接續了一個精巧的小故事:一個迷路的男孩在街口抬起正滑手機的頭向經過的女孩問路,那是他們初次的邂逅,也因此有了後來「富有意義」的真實人生,「但這一切從未發生過,你從來沒擁有過這些,當你忙著低頭看手機,你就看不到你錯失的機會。」
坦白說,我一點也不喜歡這種忽略異質性的敘事,把「娶妻生子」當作美滿人生的唯一指標很奇怪,即使我們真把某些主流價值奉為圭臬好了,我也親眼在 PTT 台南板看過魯蛇被問路還是魯蛇的案例,反過來說,我們也完全有理由懷疑,那個滑手機的男孩會不會因此獲得 Google 的工作機會,或者他其實和唐鳳一樣早在15歲就成立了自己的網路公司。我想說的是,不同人在不同場域的經驗本來就會有相當大的歧異,用單一體驗概括整體是個滿粗糙的方法。
當然,討人厭的敘事不代表我們可以忽視影片裡提出的質疑,事實上,我認為影片前半的某些提問遠比後半的敘事來的拳拳到肉,應該足以初步的支撐我們去檢視幾個問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科技產品對人類的互動產生了什麼影響?為什麼有些人在批評這樣的影響?為什麼前述的批評讓有些人不太舒服?
我大致從影片中整理出主要的幾個提問進行處理,作為我對上面這些問題的思考,希望能夠引起進一步的討論:
1. 「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善交際,注視著對方的眼睛與人對話,已不再能滿足我們的社交需求」
這可能是一開始那套攝影作品試圖點出的問題,這類的批判創造出一個敘事:即使是很多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們依舊沉溺於螢幕裡虛擬的社群、友誼和歸屬感,而忽略了身邊的「真實」連結。這確實讓人感覺有點糟糕,但事實真的只是這樣嗎?
出於這個問題意識,前兩天段考提早交卷後,我試著觀察在教室外面休息等待鐘響的同學,幾乎是一字排開的靠在牆上,有一段時間,他們並沒有在聊天,而是各自看著手上的微小扁平長方體,這好像足以印證上面的說法,有意思的是,後來我發現,有些人也會共同看著一支手機,並因為上面的東西笑得很開心。
這讓我想到,我有些朋友很喜歡拍下彼此很搞笑的照片或言論上傳到網路上,讓大家都很開心,在這裡,虛擬社群扮演的角色反而像是現實社交的潤滑劑,如果說科技讓人類在現實中產生了疏離,顯然我們也逐漸長出與科技和平共生的方式。
另一方面來說,要求每個人都以現實連結為互動方式的最高追求,也忽略了現實世界對某些人的不友善,比如貧窮的人、不善言語的人、對外表沒有自信的人,對於他們來說,虛擬世界或許是個更自在的地方,就像《虛擬化身》(啊哈,這是本好書,但它絕版了)裡說的:「現實生活不過是我螢幕上的諸多視窗之一,而且他通常還不是最好的一個。」
而且,單純只是一味批判,要求人們發揮能動性,也無助於改善結構上的不合理。
2. 「如果你自己看書、畫畫或運動,這代表你有好好利用時間、把握當下,並不代表你冷漠或孤僻,這代表你清醒且留心生活大小事,並把生命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
在這裡花太多篇幅去挑戰什麼叫「有意義」可能有點浪費,我更希望去詮釋,是怎樣的特質差異,讓某些人認為沉溺於虛擬社群是件很討厭的事,而看書、畫畫或運動不是。
這可能反映了虛擬社群的零碎化。新的通訊技術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變得極為低廉(無論時間或是金錢),隨時都能夠在社群網站上進行(可能經過修飾或誇大的)展演,因此更渴望來自遠方的即時反饋。
對於時間的低度需求,也讓它輕易滲入日常紋理,填滿零碎的空間。尤其因為零碎的關係,這些空間沒有能力支撐起前述「看書、畫畫或運動」這類的活動,也沒辦法提供深入的互動,導致網路上的交流很容易變得非常淺碟。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可以每半小時就用 Line 互傳貼圖,誰還會花幾個小時寫一封短則一兩天,長則一兩個月才會到達的前現代紙本信?
3. 「你不太可能成為世界上最棒的爸爸,除非你能不靠iPad就讓你的小孩開心」。
用科技產品取代教養的場景似乎越來越常見了, PSP、N3DS外加十幾個卡帶,或更方便的,一台平板電腦,似乎遠比父母辛苦摸索的相處模式對小孩的安靜來的有效,這在某些小孩身上可能是個好方法(也僅限於某些時候),但如果你希望參與小孩的成長軌跡,科技產品真的很難產生什麼幫助,即使它被用在記錄上,也未必不會產生反效果。
當然,就像曾柏文說的,如果我們去深究這些父母的不勝任,可能會發現有許多反映的是「把他們壓迫到無法喘息的社會。這包括崩解的傳統家族照顧網絡、始終缺位的托育體系,以及以超時工作為常態的勞動處境。」除了批判以外,我們或許也需要想辦法改善目前的社會環境,讓父母有能力提供更細緻的教育。
-
在這篇文章,我堆砌了不少的資料,嘗試拼湊出當今科技社會的一隅,如果要說它的目的是什麼,大概是我認為,對科技不太熟悉的世代和從科技中成長的世代,實在太少有機會對話了,因而對彼此的樣子感到陌生,這導致了批判以及不諒解,如果可以互相有更多瞭解,可能也會更懂得對方的遲疑與思索,進而攜手丈量共生的形式。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沙灘
1.
鄰居家小正太叫我帶他去附近玩,心裡想著「天啊你們這些人可以尊重一下考生的勞動權益嗎」一邊很認命地跟著走了。
小孩手上提的是一桶沙灘玩具,我有點困惑,是的,我們正走向西門國小,操場上確實曾有個跳遠用的沙坑,但早就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填平了,顯然他想帶我去的不是那裡。
「你想去那裡呢?」
「那邊有一個可以挖砂子的地方。」小孩指著校舍的方向。那裡的人行道正在施工,確實往教室間的空地堆了些沙子,讓我想起小時候外公家旁邊的空地,如果現在城市的小孩只剩下這樣的空間可以玩耍,也是挺讓人難過的。
小孩再次用行動否證了我的猜測。他牽著我的手往更遠的地方去,原來目的地是距離我家大約八百公尺的夕遊出張所,旁邊有個人工開闢出來的水池和沙灘(儘管一公里外就是安平的海岸線)。
我們走過的路並不是直線,相反的,它有點像舊式電子表上方正的「2」。平山夢明的小說《世界橫麥卡托投影地圖的獨白》裡提到:一般來說,人們在兩個地方之間移動時,應該會選擇最簡短的路徑,但事實上,出於各種因素,人們通常不會這麼做,比如因為某條路你比較熟悉,或是某條路上有你討厭的東西。
我想,在小孩的認知裡,還沒有建立起和大人一樣的空間感知,對他而言,這條阿嬤帶他走過的路,或許就是最短路徑。
2.
只玩了十分鐘左右,就接到老媽的電話,小孩的媽媽叫他回家。傍晚,確實是該走了,而且我也想回家休息。
「嘿,你媽媽在找你了,我們回去吧。」含糊間沒聽清楚回覆,總之他用富有實踐精神的行動否決了我的提議。
「你還想繼續玩嗎?可是我好累喔,我想先回家休息,我們要不要下次再來做?」
「……那邊,有位子可以坐著休息。」面對我的情感攻勢,小孩想了一下後,很機靈的指著沙灘邊緣的平臺做出反擊。
我不禁苦笑,作為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得隨時看著你不要掉進懸崖,可不算什麼休息啊。
尷尬的是,除了陪他把作品完成,我似乎沒有其他辦法說服他離開。強迫嗎?作為一個被好幾個獨立教育工作者洗腦的人,以前還搞過一段時間的學權,宰制別人真的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
最後小孩的阿嬤親自過來了,一看見就是破口大罵,還在眾目睽睽之下連打了他六下屁股,小孩哭了,在一旁看著超難過的,卻想不出什麼適當的方法去介入。
回來的路上,腦海裡一直繞著駿逸的這段話:留言的人大概沒辦法理解,這世界上至少有一個小孩「幾乎從來不曾被強迫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這輩子只有兩次,看醫生跟看醫生。
鄰居家小正太叫我帶他去附近玩,心裡想著「天啊你們這些人可以尊重一下考生的勞動權益嗎」一邊很認命地跟著走了。
小孩手上提的是一桶沙灘玩具,我有點困惑,是的,我們正走向西門國小,操場上確實曾有個跳遠用的沙坑,但早就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填平了,顯然他想帶我去的不是那裡。
「你想去那裡呢?」
「那邊有一個可以挖砂子的地方。」小孩指著校舍的方向。那裡的人行道正在施工,確實往教室間的空地堆了些沙子,讓我想起小時候外公家旁邊的空地,如果現在城市的小孩只剩下這樣的空間可以玩耍,也是挺讓人難過的。
小孩再次用行動否證了我的猜測。他牽著我的手往更遠的地方去,原來目的地是距離我家大約八百公尺的夕遊出張所,旁邊有個人工開闢出來的水池和沙灘(儘管一公里外就是安平的海岸線)。
我們走過的路並不是直線,相反的,它有點像舊式電子表上方正的「2」。平山夢明的小說《世界橫麥卡托投影地圖的獨白》裡提到:一般來說,人們在兩個地方之間移動時,應該會選擇最簡短的路徑,但事實上,出於各種因素,人們通常不會這麼做,比如因為某條路你比較熟悉,或是某條路上有你討厭的東西。
我想,在小孩的認知裡,還沒有建立起和大人一樣的空間感知,對他而言,這條阿嬤帶他走過的路,或許就是最短路徑。
2.
只玩了十分鐘左右,就接到老媽的電話,小孩的媽媽叫他回家。傍晚,確實是該走了,而且我也想回家休息。
「嘿,你媽媽在找你了,我們回去吧。」含糊間沒聽清楚回覆,總之他用富有實踐精神的行動否決了我的提議。
「你還想繼續玩嗎?可是我好累喔,我想先回家休息,我們要不要下次再來做?」
「……那邊,有位子可以坐著休息。」面對我的情感攻勢,小孩想了一下後,很機靈的指著沙灘邊緣的平臺做出反擊。
我不禁苦笑,作為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得隨時看著你不要掉進懸崖,可不算什麼休息啊。
尷尬的是,除了陪他把作品完成,我似乎沒有其他辦法說服他離開。強迫嗎?作為一個被好幾個獨立教育工作者洗腦的人,以前還搞過一段時間的學權,宰制別人真的會有很大的心理負擔。
最後小孩的阿嬤親自過來了,一看見就是破口大罵,還在眾目睽睽之下連打了他六下屁股,小孩哭了,在一旁看著超難過的,卻想不出什麼適當的方法去介入。
回來的路上,腦海裡一直繞著駿逸的這段話:留言的人大概沒辦法理解,這世界上至少有一個小孩「幾乎從來不曾被強迫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這輩子只有兩次,看醫生跟看醫生。
2015年8月17日 星期一
文明.舟山人
老爸回台灣期間,陪他去找幾個朋友敘舊,畢竟在中國待了一年,話題總是不可避免的走向與那片土地互動的經驗。
因為都市更新的緣故,寧波舟山出了很多暴發戶,相應的,年輕人想結婚變得更不容易,沒有間房子當聘禮,女方家長怎麼可能看得上。
「那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你怎麼能用錢決定一個人的價值?」他憤慨的說。
作為國務院訂定的發展重點發展地區,儘管不如一線城市繁榮,依然有大量長江中上游地區的人民攜家帶眷前往那裡發展,好幾個在老爸管理的餐廳裡工作的年輕人,就是在那裡長大的移工子女,父母忙著工作,也就由著他們自己去。
他們的薪水相較台灣其實算低了,兩三千人民幣,換算成新台幣就是一萬到一萬五千元左右,當然一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也不算高,一塊人民幣一個肉包,三塊人民幣可以喝到普普通通的餛飩湯,湊合著還過得去。
然而,他們拿的手機可都是iphone 5s、iphone 6這些最新款,如果你手上只有iphone 4,說不定還會被笑的。
「我也真搞不清楚,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寧願花好幾個月的薪水,就為了買一支手機。」那時候我在北車門口等他抽完菸。「這個嘛,有個說法叫什麼呢,『舊典範崩解,新典範尚未建立』,人的心裡失了憑依是很難受的,得趕快找個東西靠著,尤其在中國這樣文化經過巨大浩劫的社會更明顯,取代舊典範的,就是靠物慾的無限膨脹,來掩蓋內心的空虛。」
幾個月前搭和欣北上,車上的小電視播了一部名叫《4樓B座》的中國電影,講的是北京一棟公寓裡,四個外地青年追求夢想的故事,其中一個人發了瘋似的崇拜賈伯斯,甚至還在房間裡供著「喬老爺(喬布斯)」的照片,每天拿香祭拜,求他保祐創業成功。
很誇張嗎?是啊,一個企業家憑什麼被奉若神明?但它不也很真實的反映著這個世界的影子嗎──橫行的新自由主義、氾濫的成功學、永遠不怕沒銷售量的企業家傳記,以及人們心中的徬徨。
跨國資本主義與計劃經濟的巨手,踩著現代性的腳步──一如那裡工地牆上的巨大標語「三千年前是古城,作個文明舟山人。」──入侵,因此大大的改變了中國,與那裡每個人的生命交織在一起,鮮活的呈現在他眼前。不得不說,在寧波舟山的這段日子,對老爸來說是很大的文化衝擊。
因為都市更新的緣故,寧波舟山出了很多暴發戶,相應的,年輕人想結婚變得更不容易,沒有間房子當聘禮,女方家長怎麼可能看得上。
「那鬼地方真不是人待的,你怎麼能用錢決定一個人的價值?」他憤慨的說。
作為國務院訂定的發展重點發展地區,儘管不如一線城市繁榮,依然有大量長江中上游地區的人民攜家帶眷前往那裡發展,好幾個在老爸管理的餐廳裡工作的年輕人,就是在那裡長大的移工子女,父母忙著工作,也就由著他們自己去。
他們的薪水相較台灣其實算低了,兩三千人民幣,換算成新台幣就是一萬到一萬五千元左右,當然一些民生必需品的價格也不算高,一塊人民幣一個肉包,三塊人民幣可以喝到普普通通的餛飩湯,湊合著還過得去。
然而,他們拿的手機可都是iphone 5s、iphone 6這些最新款,如果你手上只有iphone 4,說不定還會被笑的。
「我也真搞不清楚,為什麼這些年輕人寧願花好幾個月的薪水,就為了買一支手機。」那時候我在北車門口等他抽完菸。「這個嘛,有個說法叫什麼呢,『舊典範崩解,新典範尚未建立』,人的心裡失了憑依是很難受的,得趕快找個東西靠著,尤其在中國這樣文化經過巨大浩劫的社會更明顯,取代舊典範的,就是靠物慾的無限膨脹,來掩蓋內心的空虛。」
幾個月前搭和欣北上,車上的小電視播了一部名叫《4樓B座》的中國電影,講的是北京一棟公寓裡,四個外地青年追求夢想的故事,其中一個人發了瘋似的崇拜賈伯斯,甚至還在房間裡供著「喬老爺(喬布斯)」的照片,每天拿香祭拜,求他保祐創業成功。
很誇張嗎?是啊,一個企業家憑什麼被奉若神明?但它不也很真實的反映著這個世界的影子嗎──橫行的新自由主義、氾濫的成功學、永遠不怕沒銷售量的企業家傳記,以及人們心中的徬徨。
跨國資本主義與計劃經濟的巨手,踩著現代性的腳步──一如那裡工地牆上的巨大標語「三千年前是古城,作個文明舟山人。」──入侵,因此大大的改變了中國,與那裡每個人的生命交織在一起,鮮活的呈現在他眼前。不得不說,在寧波舟山的這段日子,對老爸來說是很大的文化衝擊。
2015年8月13日 星期四
青春期
最近聽了很多南一中的黑歷史,想起故事裡的景象 ,有種彷彿進入魔幻寫實小說裡的荒謬感。
行走在小禮堂屋頂上的學生、上課間突然站起來蹲馬步的學生、超越百人的組織在放學後練習翻越三米的高牆、用立可白寫滿某位地科老師綽號名言的四張大桌。
那諸般在空間裡遊走、跨界的嘗試為什麼幾乎不復存在了呢?我覺得是這個體制變了。
它遠比以往來得精緻、細密,因此更能系統性的去消解青春期的躁動,服務學習、模擬聯合國、小論文、英雄聯盟、神魔之塔、爐石戰記。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挺不賴的,讓青春期有個更「良善」的方式宣洩,就不容易爆炸,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這樣的躁動一旦被體制化,好像就少了什麼。
硬要說的話,是可能性。那種撞破頭想從百無聊賴的苦悶中尋找趣味的活力。
行走在小禮堂屋頂上的學生、上課間突然站起來蹲馬步的學生、超越百人的組織在放學後練習翻越三米的高牆、用立可白寫滿某位地科老師綽號名言的四張大桌。
那諸般在空間裡遊走、跨界的嘗試為什麼幾乎不復存在了呢?我覺得是這個體制變了。
它遠比以往來得精緻、細密,因此更能系統性的去消解青春期的躁動,服務學習、模擬聯合國、小論文、英雄聯盟、神魔之塔、爐石戰記。
某種程度上,這似乎挺不賴的,讓青春期有個更「良善」的方式宣洩,就不容易爆炸,但我總覺得不太對勁,這樣的躁動一旦被體制化,好像就少了什麼。
硬要說的話,是可能性。那種撞破頭想從百無聊賴的苦悶中尋找趣味的活力。
2015年8月1日 星期六
師道
1.
有個故事,約略是以前從家裡整排的漢聲《中國童話》上看到的,講到孫大砲小時後讀私塾的一段過往。
1872年的廣州翠亨村離1905年的新文化運動廢除科舉還遠得很,初等教育內容自然和以往一樣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老師念,學生跟著 念,就跟很多中式古裝劇裡每次鏡頭運到私塾,學生朗誦的必定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奇怪想像一樣,讀熟了便開始背誦,從來不講 解書裡的意思。
某天,孫小砲來到學校,照例把課本放到老師面前接受抽背,無論考核哪部份,都能很流利的回答,讓老師十分滿意,接著,他在孫小砲的書上圈了一段課文,他念一句,讓孫小砲念一句,會讀了,便回去座位上自己背誦。
聰穎的孫小砲讀了幾遍,就能全部背下來,但書上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他仍舊無法理解,他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誦,到底能學到什麼呢?
於是,充斥朗朗讀書聲的教室中,有個堅定的身影站起來了,他向老師問道:「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放在現代的台灣,這不過就是個稀鬆平常的,出現在一個求知慾不錯的學生和一個有點混的老師之間的情景,但回到當時的脈絡下理解,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被想像為客體的角色,向宰制者的權威,以及長久以來習慣的劇烈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位老師立馬將孫小砲暴打一頓都沒什麼好意外的,而就在他即將把這個可能性付諸實行,拿起戒尺向孫小砲走過去時,接下來的對話卻讓實際發生的事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接著孫小砲便將那段課文一字不漏得背出來。
老師收起了戒尺,揮手要他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老師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我並不知道這個故事後來怎麼了,比如這樣的嘗試是否真能讓學生更懂書裡面再講什麼,是否有人開始抱怨舊的教學法比較好,又或許,這只是那位老師對好學生一時的寵溺,之後還是一如既往。
但我更願意如此解讀這個故事:面對從未有過的挑戰,在困惑與憤怒中,他選擇稍稍拆除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權力框架,佇足傾聽他們的迷惘。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在 當時的時空下,即使他像前面說的賞孫小砲一頓棍子,也不會有人譴責他,就像現在的教育部用鐵門、拒馬、刺網擋住學生,並且威脅、提告,依然有人高聲讚賞這 是捍衛法治,以及達成了充分的溝通協調一樣。
這是一個封建體制下平凡的教育者,生命中最不平凡的選擇。
2.
如果把這個故事的情境轉到現在會是什麼概念呢?
身兼教務主任的吳老師跑去法國玩,留下一個不斷重複「尊重包容」的錄音機和孫小砲溝通。
隔壁班蔡老師明知道可以向校長檢舉吳老師不適任,卻袖手旁觀,因為她想看這件事鬧大,就可以趁機把吳老師鬥下來讓自己當教務主任。
吳老師回國後,忍無可忍的孫小砲決定衝進去他辦公室要個說法(路上遇到蔡老師還讓她請了杯飲料),卻被依「忤逆師長」這條校規記過,還警告家長在有其他偏差行為就要把孫小砲退學。
後來孫小砲自殺了。
蔡老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吳老師都聽不見學生的聲音,應該向社會大眾道歉,如果我當上教務主任絕對不會像他那樣。」
吳老師說:「我也很努力溝通了,全都是蔡老師在煽動害的。」
有個故事,約略是以前從家裡整排的漢聲《中國童話》上看到的,講到孫大砲小時後讀私塾的一段過往。
1872年的廣州翠亨村離1905年的新文化運動廢除科舉還遠得很,初等教育內容自然和以往一樣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老師念,學生跟著 念,就跟很多中式古裝劇裡每次鏡頭運到私塾,學生朗誦的必定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奇怪想像一樣,讀熟了便開始背誦,從來不講 解書裡的意思。
某天,孫小砲來到學校,照例把課本放到老師面前接受抽背,無論考核哪部份,都能很流利的回答,讓老師十分滿意,接著,他在孫小砲的書上圈了一段課文,他念一句,讓孫小砲念一句,會讀了,便回去座位上自己背誦。
聰穎的孫小砲讀了幾遍,就能全部背下來,但書上說的究竟是什麼意思,他仍舊無法理解,他想,這樣糊里糊塗地背誦,到底能學到什麼呢?
於是,充斥朗朗讀書聲的教室中,有個堅定的身影站起來了,他向老師問道:「先生,您剛才讓我背的這段書是什麼意思,請您給我講講吧?」
放在現代的台灣,這不過就是個稀鬆平常的,出現在一個求知慾不錯的學生和一個有點混的老師之間的情景,但回到當時的脈絡下理解,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被想像為客體的角色,向宰制者的權威,以及長久以來習慣的劇烈挑戰。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位老師立馬將孫小砲暴打一頓都沒什麼好意外的,而就在他即將把這個可能性付諸實行,拿起戒尺向孫小砲走過去時,接下來的對話卻讓實際發生的事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你會背了嗎?」
「會背了。」接著孫小砲便將那段課文一字不漏得背出來。
老師收起了戒尺,揮手要他坐下,說:「我原想,書中的道理,你們長大了自然會知道的,現在你們既然想聽,我就講講吧!」老師講得很詳細,大家聽得很認真。
我並不知道這個故事後來怎麼了,比如這樣的嘗試是否真能讓學生更懂書裡面再講什麼,是否有人開始抱怨舊的教學法比較好,又或許,這只是那位老師對好學生一時的寵溺,之後還是一如既往。
但我更願意如此解讀這個故事:面對從未有過的挑戰,在困惑與憤怒中,他選擇稍稍拆除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權力框架,佇足傾聽他們的迷惘。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在 當時的時空下,即使他像前面說的賞孫小砲一頓棍子,也不會有人譴責他,就像現在的教育部用鐵門、拒馬、刺網擋住學生,並且威脅、提告,依然有人高聲讚賞這 是捍衛法治,以及達成了充分的溝通協調一樣。
這是一個封建體制下平凡的教育者,生命中最不平凡的選擇。
2.
如果把這個故事的情境轉到現在會是什麼概念呢?
身兼教務主任的吳老師跑去法國玩,留下一個不斷重複「尊重包容」的錄音機和孫小砲溝通。
隔壁班蔡老師明知道可以向校長檢舉吳老師不適任,卻袖手旁觀,因為她想看這件事鬧大,就可以趁機把吳老師鬥下來讓自己當教務主任。
吳老師回國後,忍無可忍的孫小砲決定衝進去他辦公室要個說法(路上遇到蔡老師還讓她請了杯飲料),卻被依「忤逆師長」這條校規記過,還警告家長在有其他偏差行為就要把孫小砲退學。
後來孫小砲自殺了。
蔡老師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吳老師都聽不見學生的聲音,應該向社會大眾道歉,如果我當上教務主任絕對不會像他那樣。」
吳老師說:「我也很努力溝通了,全都是蔡老師在煽動害的。」
2015年7月7日 星期二
蝴蝶的隱喻
圖片引用自:夜蝴蝶館 |
在台灣的眾多作家裡,蝴蝶是僅有我會把她大半作品找來看的一個(只出過一兩本的人就不列入了),遇到別人要我推坑奇幻,蝴蝶也必定是毫無疑問的第一順位,要談哪裡寫得好其實不太好說,不過身為還算資深的書迷,我倒是能提供些觀察。
看多了蝴蝶的作品,不難發現,她的某些作品共用了大量相同模式的隱喻:一個帶有殘缺的存在(無論是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努力的從掙扎中找到了與殘缺共存的生命形式。
具體點的話,就例如《西顧婆娑》裡西顧用饕餮影打退妖異、《東月季夜語》裡金櫻降服禍種為己用、《姚夜書》裡姚夜書靠寫作的執念活下來、《悸動》裡恩利斯轉生成死亡騎士再與紅夜相聚、《龍史傳》裡悲傷夫人為龍史特製的衣裳、《荒厄》裡蘅芷與荒厄的互相接納。
其中最動人的,莫過於《幻影都城》裡,化人失敗的大妖殷曼,和徒弟君心舉步維艱的從眾生身上收集碎片把自己拼回來的故事吧。
也有些是比較隱晦的,像是《黑暗聖徒行歌》裡文殊在依麗莎的陪伴下走出哥哥的陰影、《墮落聖徒行歌》裡風胥成功靠地獄之歌與自己的嗜殺取得平衡,諸如此類的例子應該還能找到很多,我只是看著資料夾憑印象寫出幾個,其他的就當族繁不及備載吧。
讓我驚艷無比的,則是《冷漠的溫柔(出版時改叫《所謂愛的酷刑》)》裡驚人的療癒隱喻:書彥在以前的芳詠家,撫慰了哭泣的小芳詠,連帶的居然讓遠在日本的,長大的芳詠也感到撫慰。
「書彥: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又回到老家的迴廊。其實這是很熟悉的夢境,我總是在迴廊尋找母親又逃離她。每次的哭泣都一樣劇烈,醒來覺得精疲力盡。但是這次,我卻夢見一個陌生的叔叔,來迴廊領我出來。我記不得他的臉孔,只記得淡淡的ANNASUI的香氣。不過,從那天起,困擾我多年的惡夢居然就這樣消逝了。」
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蝴蝶的書有過特定的生命經驗比較容易對上頻率,它們不是給正常人看的,至少不是給那些生命中滿是積極正向健康的人,而是殘疾的人。
是的,我的意思是,會被蝴蝶的文字吸引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心理上有所殘缺,而這樣觀看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療癒,至於如果你問,為什麼蝴蝶的書迷那麼多,我會說,那是因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殘缺的人。
2015年7月5日 星期日
短褲
跟我稍微熟一點的人,應該都知道我不穿短褲的,一年之中,頂多也就那寥寥幾次而已,很難記起上次穿短褲是什麼時候,唯一比較有印象的差不多是在高一,那時的體育老師很古板(現在想想,他的古板以及對訓話的愛好,幾乎可以說是一個上了中年的男人,對於宰制僅存的追求吧),堅持上課要穿全套體育服,不然會扣分,為了不想讓體育被當勉為其難穿了幾次。
為什麼不穿短褲呢?其實在國小一直都還會穿短褲的,應該說,國小過得渾渾噩噩,也不會去在意穿著,上國中之後,金城的制服是純白色的制服上衣,配上深藍色的制服短褲,冬季的話會改換卡其長褲,可能因為那時比較胖的關係吧,短褲穿起來很窄,而且它的長度在穿上去之後幾乎會露出一半的大腿,讓人感覺很彆扭,所以就算是在夏天,還是會儘量穿著卡其長褲。
習慣穿長褲的後果是,你會對它的遮蔽性與防蟲效果產生依賴,然後救回不去了,比較糟糕的是,大小腿處的皮膚因為少曬到陽光,膚色會和手臂的深沉形成一種很鮮明的對比,加上我的腿毛比較多,看起來就像是一種不健康的白,這會讓我更想用長褲去把它遮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有趣的是,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早上,因為在家裡習慣穿的黑色運動長褲被拿去洗,又懶得走到樓下衣架上拿別件長褲,我居然很順手的穿上從陽台收進來之後隨便放在房間裡的南一中小短褲,天知道在拿去洗之前,它被棄置在衣櫃裡多久了,那是種很特別的感覺,莫名其妙的,突然之間我就和短褲達成和解,就好像符合了什麼沒人知道的條件,讓那個我以為永遠不會解鎖的短褲技能樹就此解鎖。
短褲在身體經驗上和長褲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以前我一直以為因為還算寬鬆的關係,長褲並不會對運動能力有太大的影響,但認真體驗過後才發現,穿長褲時將腿部彎曲,會感覺到些許的摩擦產生阻力,這和短褲的無磨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做個不知道恰不恰當的比喻,當一個人揮出兩次同樣力道的拳頭,第一次面前空無一物,第二次會打中一個木板,不難想像,第二次擊中木板所減少的力道,會比木版本身能提供的阻力還來的大,因為人會下意識的降低力道以避免打中木板時的疼痛,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
為什麼不穿短褲呢?其實在國小一直都還會穿短褲的,應該說,國小過得渾渾噩噩,也不會去在意穿著,上國中之後,金城的制服是純白色的制服上衣,配上深藍色的制服短褲,冬季的話會改換卡其長褲,可能因為那時比較胖的關係吧,短褲穿起來很窄,而且它的長度在穿上去之後幾乎會露出一半的大腿,讓人感覺很彆扭,所以就算是在夏天,還是會儘量穿著卡其長褲。
習慣穿長褲的後果是,你會對它的遮蔽性與防蟲效果產生依賴,然後救回不去了,比較糟糕的是,大小腿處的皮膚因為少曬到陽光,膚色會和手臂的深沉形成一種很鮮明的對比,加上我的腿毛比較多,看起來就像是一種不健康的白,這會讓我更想用長褲去把它遮住,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有趣的是,就在寫這篇文章的早上,因為在家裡習慣穿的黑色運動長褲被拿去洗,又懶得走到樓下衣架上拿別件長褲,我居然很順手的穿上從陽台收進來之後隨便放在房間裡的南一中小短褲,天知道在拿去洗之前,它被棄置在衣櫃裡多久了,那是種很特別的感覺,莫名其妙的,突然之間我就和短褲達成和解,就好像符合了什麼沒人知道的條件,讓那個我以為永遠不會解鎖的短褲技能樹就此解鎖。
短褲在身體經驗上和長褲有很大的差異,比如以前我一直以為因為還算寬鬆的關係,長褲並不會對運動能力有太大的影響,但認真體驗過後才發現,穿長褲時將腿部彎曲,會感覺到些許的摩擦產生阻力,這和短褲的無磨擦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覺,做個不知道恰不恰當的比喻,當一個人揮出兩次同樣力道的拳頭,第一次面前空無一物,第二次會打中一個木板,不難想像,第二次擊中木板所減少的力道,會比木版本身能提供的阻力還來的大,因為人會下意識的降低力道以避免打中木板時的疼痛,大概就是這樣的概念。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沒人按讚等於沒朋友?──談談看待網路的方式
北投割喉案發生後,兩家媒體(自由時報、聯合報)分別刊出了一則關於「警方調查發現兇嫌臉書沒人按讚」的新聞,並藉此認定兇嫌個性孤僻,沒有朋友,我覺得這樣的報導存在一些問題,也同時反映了某些當代社會面對網路的陌生。
第一個問題是:臉書貼文沒有人按讚,就足以判定一個人沒有社交生活嗎?
如果你有幾個臉書貼文很少人按讚的朋友,就會知道如此判定的荒謬,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他根本不把臉書當成經營社群的工具,而是用來接收遊戲資訊或粉絲團的訊息,因此沒有加太多好友,如果要做出原本的結論,會需要更多跡象來支持。
自由時報的報導同時指出:「龔嫌從小內向孤僻,不善交談,喜歡在家打電動格鬥遊戲,小時候和班上同學的話題多圍繞在電玩上,只有打電動時,龔嫌臉上才會出現在學校沒有的自信。」在近期的兇殺案中,媒體常會報導兇嫌有玩電玩(尤其是暴力電玩)的習慣,企圖證明電玩讓他們分不清虛擬及現實,並且產生暴力傾向。
通常我不只是把這當成時代問題,更把它當成邏輯問題在看,比如這篇文章提到,不少研究統計,具自閉和過動特質的小孩(自閉也可能過動)比一般小孩更為喜歡螢幕、包括喜歡玩電動,所以包括同理心降低、反社交、容易沉迷等等,在他們身上顯現得更加嚴重。
然而後續的研究指出,自閉與過動可能只是特殊的性格傾向,而這些人恰恰偏好特定的娛樂媒體,比如電玩遊戲不強迫社交、可預測性、可控性等特質與他們的特質正好符合,回過頭來看,真的是由電玩導致暴力傾向嗎?還是其實有一群人面臨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沒辦法得到社群的支持,透過遊戲尋求認同未果,最終導致暴力傾向的爆發?
就像朱家安說的:「與其說年輕人是新生代,不如說面對網路的所有人都是新生代。」隨著網路的普及,我們可能需要用更嚴謹的思維來面對這波變遷。
第一個問題是:臉書貼文沒有人按讚,就足以判定一個人沒有社交生活嗎?
如果你有幾個臉書貼文很少人按讚的朋友,就會知道如此判定的荒謬,這樣的現象可能有很多原因,比如他根本不把臉書當成經營社群的工具,而是用來接收遊戲資訊或粉絲團的訊息,因此沒有加太多好友,如果要做出原本的結論,會需要更多跡象來支持。
自由時報的報導同時指出:「龔嫌從小內向孤僻,不善交談,喜歡在家打電動格鬥遊戲,小時候和班上同學的話題多圍繞在電玩上,只有打電動時,龔嫌臉上才會出現在學校沒有的自信。」在近期的兇殺案中,媒體常會報導兇嫌有玩電玩(尤其是暴力電玩)的習慣,企圖證明電玩讓他們分不清虛擬及現實,並且產生暴力傾向。
通常我不只是把這當成時代問題,更把它當成邏輯問題在看,比如這篇文章提到,不少研究統計,具自閉和過動特質的小孩(自閉也可能過動)比一般小孩更為喜歡螢幕、包括喜歡玩電動,所以包括同理心降低、反社交、容易沉迷等等,在他們身上顯現得更加嚴重。
然而後續的研究指出,自閉與過動可能只是特殊的性格傾向,而這些人恰恰偏好特定的娛樂媒體,比如電玩遊戲不強迫社交、可預測性、可控性等特質與他們的特質正好符合,回過頭來看,真的是由電玩導致暴力傾向嗎?還是其實有一群人面臨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也沒辦法得到社群的支持,透過遊戲尋求認同未果,最終導致暴力傾向的爆發?
就像朱家安說的:「與其說年輕人是新生代,不如說面對網路的所有人都是新生代。」隨著網路的普及,我們可能需要用更嚴謹的思維來面對這波變遷。
死要錢的刁民不該被保護嗎?
關於台南鐵路東移的討論,有時候會出現一種對住戶的攻擊,認為他們不願意搬走,是因為貪圖未來鐵路地下化的地價提高,或認為市政府給的補償金太低[1],所以面對這些「死要錢的刁民」,直接拆遷就好了,有人馬上跳出來說,拆遷戶才不像你說的那樣,他們都對家裡有很深的感情(甚至還有一對老夫婦的房子是自己設計的),硬要他們搬走很殘忍。
我知道這樣的辯護在很多時候是一種不得已的操作手法,因為我們號稱民主法治的社會,根本還沒從那個有濃厚人治色彩的時期走出來,所以需要以此迎合多數人的道德直覺──那些友善、弱勢的雞蛋,總是比較應該被保護。
然而,退一步來說,即使住戶真的就是個很討厭、很貪婪的人,即使他可能還有一大堆房產,早就不住那裡,甚至他根本不是什麼雞蛋,而是你眼中的高牆,這是個讓他的財產權「比較不應該被重視」的好理由嗎?
我所理解的財產權是這樣的,財產權是構成穩定社會及個人穩定生活的基礎,我們重視穩定的生活,所以它很重要,應該盡可能被被保護,家(或房屋)也是穩定生活的基礎,所以它也是財產,自然應該被同等重視,有了這個認知以後,你就可以知道對於一個法治社會來說,只要沒有足夠好的理由,政府都不應該去侵犯人民的財產權,而不是依靠人民的社會資本,決定他們的財產權是否應該被侵犯。
我知道這樣的辯護在很多時候是一種不得已的操作手法,因為我們號稱民主法治的社會,根本還沒從那個有濃厚人治色彩的時期走出來,所以需要以此迎合多數人的道德直覺──那些友善、弱勢的雞蛋,總是比較應該被保護。
然而,退一步來說,即使住戶真的就是個很討厭、很貪婪的人,即使他可能還有一大堆房產,早就不住那裡,甚至他根本不是什麼雞蛋,而是你眼中的高牆,這是個讓他的財產權「比較不應該被重視」的好理由嗎?
我所理解的財產權是這樣的,財產權是構成穩定社會及個人穩定生活的基礎,我們重視穩定的生活,所以它很重要,應該盡可能被被保護,家(或房屋)也是穩定生活的基礎,所以它也是財產,自然應該被同等重視,有了這個認知以後,你就可以知道對於一個法治社會來說,只要沒有足夠好的理由,政府都不應該去侵犯人民的財產權,而不是依靠人民的社會資本,決定他們的財產權是否應該被侵犯。
你的沒什麼,會不會其實是別人的傷口
針對台北市長柯文哲「台灣進口30萬外配」的發言,藝人炎亞綸在臉書發文諷刺其「沒家教」,反遭歌手謝和弦批評「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娘炮偶像」,引起了激烈的論戰,我看見的一種說法是「我是同志,別人也說我很娘,我認為這代表心思細膩,不會覺得被傷害了,並不需要把它想得太複雜。」這篇文章希望對這種在歧視性言論的討論中很常出現的說法提出質疑,你的沒什麼,會不會其實是別人的傷口?
這種說法面臨的挑戰會是,人類的語言其實不是那麼單純,沒有任何情緒及價值判斷,可以隨人解釋的東西,它的意思隨著說話者的表情、語氣及對話前後脈絡都會有所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情侶之間打情罵俏說的「你去死」和兩個有深仇大恨的人說的「你去死」,顯然不會是一樣的東西吧?
回到原本的案例來看,謝和弦使用「娘炮」的時機是在批評炎亞綸,一個人在批評別人時,會在對方身上加諸正面的形容詞(就好比「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有愛心的偶像」、「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帥氣的偶像」),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你當然可以很合理的去推測,他企圖為對方賦予一些「娘炮」被想像具有的「負面」(我想強調,這些特質很常被認為是負面的,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特質來打擊對方,例如陰柔、優柔寡斷、膽小、內向等等。
最後,我想簡單說一個故事,其中有些文字引用自網路文章〈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 音樂老師帶著學生複習過去所教過的歌曲,他們一連唱了八首歌, 最後一首還唱了珍重再見。唱完之後, 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他要去尿尿,那時候距離下課大約還有五分鐘。老師因為他平時很乖,就答應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 結果一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葉永誌就是個很典型的「娘炮」,他有著陰柔的氣質,聲音比一般男孩子細,喜歡做些「女孩子做的事」,像是烹飪、裁縫,標準動作是蘭花指,這樣的氣質讓他備受其他男孩子的暴力對待,例如強迫他代寫作業,不寫就加以毆打,甚至強行拖掉他的褲子想要「驗明正身」,讓他去世的意外,就發生在他為了躲避同學霸凌提早下課去上廁所的過程中,沒有人確定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但可以有一件事是不能否定的,「娘砲」這兩個字殺死了他。今年是性別平等教育法頒布的第十一年,是葉永鋕過世的第十五年,是楊允承過世的第四年,是張閔豪過世的第二年,我們的校園,有變得更友善了嗎?
延伸閱讀:
〈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
〈楊允承:生遭性別霸凌墜樓 60人悼念〉
〈風中物語:誰因恐同而死?〉
(這裡無意指涉陰性氣質者都是同性戀,或認為所有同性戀者都具備陰性氣質,而是希望呈現性別不友善的社會對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了什麼傷害。)
這種說法面臨的挑戰會是,人類的語言其實不是那麼單純,沒有任何情緒及價值判斷,可以隨人解釋的東西,它的意思隨著說話者的表情、語氣及對話前後脈絡都會有所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情侶之間打情罵俏說的「你去死」和兩個有深仇大恨的人說的「你去死」,顯然不會是一樣的東西吧?
回到原本的案例來看,謝和弦使用「娘炮」的時機是在批評炎亞綸,一個人在批評別人時,會在對方身上加諸正面的形容詞(就好比「台灣最不缺的就是有愛心的偶像」、「台灣最不缺的就是帥氣的偶像」),應該是不太可能的,因此你當然可以很合理的去推測,他企圖為對方賦予一些「娘炮」被想像具有的「負面」(我想強調,這些特質很常被認為是負面的,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特質來打擊對方,例如陰柔、優柔寡斷、膽小、內向等等。
最後,我想簡單說一個故事,其中有些文字引用自網路文章〈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民國八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屏東縣高樹國中三年二班的葉永鋕,在他最喜歡的音樂課上盡情高歌。 音樂老師帶著學生複習過去所教過的歌曲,他們一連唱了八首歌, 最後一首還唱了珍重再見。唱完之後, 葉永鋕舉手告訴老師他要去尿尿,那時候距離下課大約還有五分鐘。老師因為他平時很乖,就答應他離開教室去上廁所, 結果一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葉永誌就是個很典型的「娘炮」,他有著陰柔的氣質,聲音比一般男孩子細,喜歡做些「女孩子做的事」,像是烹飪、裁縫,標準動作是蘭花指,這樣的氣質讓他備受其他男孩子的暴力對待,例如強迫他代寫作業,不寫就加以毆打,甚至強行拖掉他的褲子想要「驗明正身」,讓他去世的意外,就發生在他為了躲避同學霸凌提早下課去上廁所的過程中,沒有人確定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但可以有一件事是不能否定的,「娘砲」這兩個字殺死了他。今年是性別平等教育法頒布的第十一年,是葉永鋕過世的第十五年,是楊允承過世的第四年,是張閔豪過世的第二年,我們的校園,有變得更友善了嗎?
延伸閱讀:
〈玫瑰少年葉永鋕事件〉
〈楊允承:生遭性別霸凌墜樓 60人悼念〉
〈風中物語:誰因恐同而死?〉
(這裡無意指涉陰性氣質者都是同性戀,或認為所有同性戀者都具備陰性氣質,而是希望呈現性別不友善的社會對生活在其中的人造成了什麼傷害。)
從劫獄事件談陰謀論
2/11 日發生的高雄監獄挾持事件中好萊塢電影般的情節,導致網路上出現了許多近似於陰謀論的說法,例如:「劫獄是國民黨一手導演的鬧劇,目的是為了掩蓋某些重要的社會事件[1]。」作家朱宥勳反對這樣的觀點,他認為國民黨沒有動機這麼大費周章,有更多更簡單的手法可以達成同樣的目的,例如製造小模裸照流出的新聞。
陰謀論指稱一種對歷史或當代事件做出特別解釋的說法,陰謀論者通常認為在事件的背後有個人或團體秘密策畫,企圖達成損人利己的目的,比較有名的說法例如「共濟會策劃了法國大革命、美國復國、以色列建國等重要歷史事件,企圖建立猶太人的新世界秩序」、「911事件是美國自導自演的行動,目的是為了在之後向伊拉克宣戰」,它很常被詬病的地方在於不具有充分的證據、難以被否證等等,倫理學家周偉航甚至認為某些陰謀論威脅了人類社群長久以來建立的理性知識系統[3]。
然而陰謀論的存在,確實提供了許多很有意思的觀點,或許未必合理,卻幫助我們對這個世界有進一步的質疑,許多人只把陰謀論當成小說,喜歡裡面奇特的的結構鋪排、峰迴路轉,卻忘了陰謀論帶給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價值:不要輕易地全盤接受,相信眼前的一切是完全合理的,人類最可悲之處莫過於放棄思考而從眾。
陰謀論指稱一種對歷史或當代事件做出特別解釋的說法,陰謀論者通常認為在事件的背後有個人或團體秘密策畫,企圖達成損人利己的目的,比較有名的說法例如「共濟會策劃了法國大革命、美國復國、以色列建國等重要歷史事件,企圖建立猶太人的新世界秩序」、「911事件是美國自導自演的行動,目的是為了在之後向伊拉克宣戰」,它很常被詬病的地方在於不具有充分的證據、難以被否證等等,倫理學家周偉航甚至認為某些陰謀論威脅了人類社群長久以來建立的理性知識系統[3]。
然而陰謀論的存在,確實提供了許多很有意思的觀點,或許未必合理,卻幫助我們對這個世界有進一步的質疑,許多人只把陰謀論當成小說,喜歡裡面奇特的的結構鋪排、峰迴路轉,卻忘了陰謀論帶給人類社會最重要的價值:不要輕易地全盤接受,相信眼前的一切是完全合理的,人類最可悲之處莫過於放棄思考而從眾。
回覆廖崇倫〈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
引用自:Fred Hsu的攝影作品 |
雕像作為一種符號象徵,可以從其被塑造出的外表觀察到很豐富的意涵,例如「莊嚴」的佛像代表信徒的崇敬,「跪姿」的秦檜夫婦代表對奸臣的唾棄,「趾高氣昂」的馬踏匈奴像代表征服者的驕傲,同理,你也可以從蔣中正銅像的諸多姿態尋找它企圖向觀眾傳達的意義:站姿、騎馬、俯視、微笑、意氣風發,一個偉大統治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在人類社會中,放在特定空間中的雕像常被賦予的責任常是傳達社會對某種正向價值的嚮往,而華人世界中最常見到的是孔丘像,身為影響華人文化至深的教育家,他傳達了例如有教無類等價值,甚至連尿尿小童的銅像,可能都反映了所在地區對於藝術的熱愛。
這裡不禁要問的是,那蔣中正銅像呢?在歷史上他是一個著名的獨裁者,甚至在白色恐怖期間殺害了大量無辜的臺灣人,我不太能想像他能傳達什麼正面價值,未經民主程序的,把這樣一個充滿偶像崇拜象徵的物品放在校園裡,明顯是不太合理的。(這裡不打算處理「即使沒有必要存在,那有必要移走嗎?」的問題,參閱閻離喚或童昱文之前的評論都可以看到答案。)
而在廖崇倫的《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一文中,他提出改變蔣中正銅像的偶像崇拜性質,讓他「轉化為一種負面的教材,使人們常存警惕、不要忘了恐怖統治的黑暗、並真誠地面對歷史的真相」這樣的手法,我認為這是個很棒的點子,但會面臨許多的實然困境,比如你要怎麼做,才能抵銷銅像原有的象徵(就像我前面說的:一個站姿、騎馬、俯視、微笑、意氣風發的偉大統治者),讓即使是路過的人意識到「哇,這是個獨裁者的銅像,他好可怕」而非「唔......這是個旁邊有個牌子上面寫了很多字但我懶得看的偉大領袖銅像」又或者「矮額,這是個遭到台獨暴民汙衊的偉大領袖銅像」?
我能想到的做法是古蹟常見的導覽員培訓,但它也會面臨到一個困境,你要期待誰幫你在設立蔣中正銅像的學校都培訓導覽員,國民黨嗎?我想,把蔣中正銅像從校園拆除,集中到一個類似紀念園區的地方放置,再加以改造,會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廖崇倫】蔣介石銅像的另一種想像,寫給每位為轉型正義而戰的夥伴:
https://www.facebook.com/handsup2015/posts/1556843451263810
關於特別被欲望的幾顆乳頭
在 FreeTheNipple 的活動的過程中有個現象,無論是否參與這個活動,某些人的乳頭,明顯是特別被欲望的,例如李蒨蓉,網路名人音地大地在四月三號於墾丁春吶接受採訪時指出:「大家想看的是她全裸,結果全裸的卻是阿帕契![1]」並且隨後在四月六號把李蒨蓉道歉的電視畫面拍下來貼上臉書,帶著戲謔的語氣引用ptt的流行用語[2]說:「道歉要露出胸部是常識吧? free the nipples and apologize ![3] 」
看到這件事的當下,我的評價是:「FreeTheNipple」雖然鼓勵女性不受道德制約的露出自己的胸部,但這不代表意淫別人的身體是件讓人愉快的事。
離喚則對這個觀點提出了質疑:「先不談他意圖剝奪李蒨蓉的身體自主權這點,在這裡音地大帝可以主張他完全沒有意淫的意思嗎?」
我的回應是:「我之前說過,發表歧視言論者可以主張自己無意歧視,但不能掩蓋實然上加深歧視的事實,同樣的,音地大帝可以這樣主張,我也可以接受這樣的情況可能存在,但他無法否認這是個會讓人不太舒服的言論。」
即使我在前面對音地大帝的說法提出批判,並不代表我像雞排妹一樣認為:「女性解放乳頭,不是為了讓你勃起。[4]」慾望是很正常的現象,把身體和性切割,或把性妖魔化反而才是很奇怪的態度,但我以為面對性的態度,應該是努力在互動中尋找讓雙方都感到舒適的模式,而非單純滿足一方的慾望。
我企圖用這個討論呈現一個觀點:如果我們相信那個「FreeTheNipple」的臉書或整個世界,是比起當下更好的,那應該不會只是因為那個世界可以滿足太素樸的「想怎樣就怎樣」的自由,而是它對性別的想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慾流動,比起現在更加舒適與細緻。
[1] http://ppt.cc/OwFJ
[2] http://ppt.cc/nF-Q
[3] http://ppt.cc/uDAS
[4] http://ppt.cc/4VnK
看到這件事的當下,我的評價是:「FreeTheNipple」雖然鼓勵女性不受道德制約的露出自己的胸部,但這不代表意淫別人的身體是件讓人愉快的事。
離喚則對這個觀點提出了質疑:「先不談他意圖剝奪李蒨蓉的身體自主權這點,在這裡音地大帝可以主張他完全沒有意淫的意思嗎?」
我的回應是:「我之前說過,發表歧視言論者可以主張自己無意歧視,但不能掩蓋實然上加深歧視的事實,同樣的,音地大帝可以這樣主張,我也可以接受這樣的情況可能存在,但他無法否認這是個會讓人不太舒服的言論。」
即使我在前面對音地大帝的說法提出批判,並不代表我像雞排妹一樣認為:「女性解放乳頭,不是為了讓你勃起。[4]」慾望是很正常的現象,把身體和性切割,或把性妖魔化反而才是很奇怪的態度,但我以為面對性的態度,應該是努力在互動中尋找讓雙方都感到舒適的模式,而非單純滿足一方的慾望。
我企圖用這個討論呈現一個觀點:如果我們相信那個「FreeTheNipple」的臉書或整個世界,是比起當下更好的,那應該不會只是因為那個世界可以滿足太素樸的「想怎樣就怎樣」的自由,而是它對性別的想像,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慾流動,比起現在更加舒適與細緻。
[1] http://ppt.cc/OwFJ
[2] http://ppt.cc/nF-Q
[3] http://ppt.cc/uDAS
[4] http://ppt.cc/4VnK
2015年6月5日 星期五
崩壞的日常庸俗—《精準的失控》
前陣子讀了吳明益的《複眼人》,特別喜歡楊照寫的序,他說:漢娜.鄂蘭對納粹的指控是「邪惡的日常庸俗」,吳明益的這本小說,則寫出了「毀滅的日常庸俗」。
「毀滅的日常庸俗」的意思是,那並不像好萊塢的災難片,有足以一夕之間吞沒城市,驚天動地的恐怖海嘯、地震,與此完全相反的,它們沉默、安靜、普遍、無所不在,就像山一點一點崩毀,海一點一點被汙染,如同慢性病般,毀滅成為見怪不怪的日常,而九把刀的《精準的失控》,寫的或許會是「崩壞的日常庸俗」。
就跟很多「正常人」一樣,祐辰是內湖一間貿易公司的職員,他有摯愛的老婆、女兒,他有台想快點換成本田雅哥的裕隆吉利青鳥,他抽菸又戒菸,他是時報鷹的死忠粉絲,他曾經夢想成為賽車手、漫畫家。
故事的開始,是他在感冒時去醫院看醫生,卻踏入了呂旭大醫生的實驗,被告知已經癌症末期,餘下一個月的壽命,離開醫院後,心急的他又遇上巡警,因為惹惱他們,被軟禁三個小時不準上廁所,晚上終於離開警局,還得等隔天才能領回車子。
心急的他直接翻進保管場,強行把車開走,與警察追逐的路上引發了一連串的車禍,最後,他撞進了一間海產店,連帶裡面正在談判的黑道一起重傷不治,至此,他被稱為台灣史上最恐怖的連續車禍殺人犯。
在台灣,很多人總是極力把重大刑案的犯人從「正常社會」切割出來,比如描述犯人是個喜歡打暴力電玩,虛擬現實不分的宅男,或者找到他的臉書,發現沒人按讚,推定他沒有正常的交友關係,好像這樣切割以後,就能把犯人變成別的物種,我是說,和我們毫無關係,血腥、殘暴、冷血的「異常」生物,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藉此心安理得的否認,自己內在也潛藏著同樣的陰暗。
我想這個關於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崩壞的故事,並不是要告訴你每個人都是惡魔,而是你以為的惡魔,常常根本是與你相差不大的人,只是他在某個「檻」度不過去,才決定了你們之間的差距。
而我更想談的,是關於「崩壞的日常庸俗」,在舊道德典範崩解,新典範尚未誕生的當代,面臨高頻率的殺人案件,「死亡→群情激憤→集體獻祭」這樣兩分鐘仇恨似的循環,讓崩壞與仇恨產生了可怕的日常性:見怪不怪、疲憊、漠然。
「毀滅的日常庸俗」的意思是,那並不像好萊塢的災難片,有足以一夕之間吞沒城市,驚天動地的恐怖海嘯、地震,與此完全相反的,它們沉默、安靜、普遍、無所不在,就像山一點一點崩毀,海一點一點被汙染,如同慢性病般,毀滅成為見怪不怪的日常,而九把刀的《精準的失控》,寫的或許會是「崩壞的日常庸俗」。
就跟很多「正常人」一樣,祐辰是內湖一間貿易公司的職員,他有摯愛的老婆、女兒,他有台想快點換成本田雅哥的裕隆吉利青鳥,他抽菸又戒菸,他是時報鷹的死忠粉絲,他曾經夢想成為賽車手、漫畫家。
故事的開始,是他在感冒時去醫院看醫生,卻踏入了呂旭大醫生的實驗,被告知已經癌症末期,餘下一個月的壽命,離開醫院後,心急的他又遇上巡警,因為惹惱他們,被軟禁三個小時不準上廁所,晚上終於離開警局,還得等隔天才能領回車子。
心急的他直接翻進保管場,強行把車開走,與警察追逐的路上引發了一連串的車禍,最後,他撞進了一間海產店,連帶裡面正在談判的黑道一起重傷不治,至此,他被稱為台灣史上最恐怖的連續車禍殺人犯。
在台灣,很多人總是極力把重大刑案的犯人從「正常社會」切割出來,比如描述犯人是個喜歡打暴力電玩,虛擬現實不分的宅男,或者找到他的臉書,發現沒人按讚,推定他沒有正常的交友關係,好像這樣切割以後,就能把犯人變成別的物種,我是說,和我們毫無關係,血腥、殘暴、冷血的「異常」生物,在這個基礎上,才能藉此心安理得的否認,自己內在也潛藏著同樣的陰暗。
我想這個關於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人崩壞的故事,並不是要告訴你每個人都是惡魔,而是你以為的惡魔,常常根本是與你相差不大的人,只是他在某個「檻」度不過去,才決定了你們之間的差距。
而我更想談的,是關於「崩壞的日常庸俗」,在舊道德典範崩解,新典範尚未誕生的當代,面臨高頻率的殺人案件,「死亡→群情激憤→集體獻祭」這樣兩分鐘仇恨似的循環,讓崩壞與仇恨產生了可怕的日常性:見怪不怪、疲憊、漠然。
「《複眼人》集合了好幾個因為不同原因,逃離了日常庸俗態度的人。他們比一般人,少一點對於周遭的陌生抽離,少一點理所當然,因而也就隨而多了一點不忍與珍惜。這樣的多一點、少一點,主宰了他們的生命選擇,增添了他們的猶豫與折磨。」楊照用這段話作為序的結尾,《複眼人》裡的角色如此,《精準的失控》的角色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2015年5月17日 星期日
牟宗三會怎麼看待制服?
前幾天我看到一位老師舉了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的這段話,希望學生在爭取自由時,也可以反思拘束的價值:「現代人講究的生活的舒適,起初鬆一些未嘗不可,拘束太甚當然令人討厭。但一鬆就順著鬆下去,一開端就成為生命的放肆,將所有的拘束都解開,如此一來,就不能有任何的承擔。相當程度的拘束、克己復禮並不錯,這是振拔自己的生命而能有所擔當;完全鬆弛即放肆,就什麼都不能承擔了,這是很可怕的。拘束也有其重要性,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稍作反省就可以知道。」
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對牟宗三或是主張「克己復禮」的孔丘而言,怎樣的拘束是適當的,怎樣的解放足以被認為放肆,如果他們穿越到現代的台灣,會如何看待制服一類的規定呢?
讓我們從春秋時期的瑯琊說起吧。
這段傳奇的會面裡,勾踐「杖屈盧之矛」以迎孔丘的動作,被後人稱作「矜持」,「矜」本意指矛柄(此時讀ㄑㄧㄣˊ),這裡用以代稱儀仗用的長矛,是以儀仗矛在手,便是「矜持」。
在古代的中國,主人親至戶外持矛迎接客人是一種禮儀,你可以想像,那樣的姿態必定是有些拘謹的,代表對客人的尊重,又有相當的自信,代表有能力保證彼此的安全,所以,這樣「主人手持矛柄,既拘謹又自信的一刻」,在往後被人們用作一種象徵性的形容,走入了中國的日常用語脈絡,更成為一種被儒者所嚮往的美德──節制、莊重、體貼。
是以孟軻說:「恭敬之心,禮也。」認真對待你的生命以及你遇見的人,當你面對一時的痛快,能不能隨時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去質疑,這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渴望的、願意窮盡一生追逐的嗎?我猜,這就是牟宗三想說的。
那麼,在校園中的某些拘束,例如最明顯的──制服,有助於達到這些美德嗎?我不禁想起牟宗三在〈中國哲學十九講〉談道家發展脈絡時說過的這段話:
如果你離中學生活不久遠,應該會記得,在你的生活中,接受了很多形式化的束縛,你總是被告知「不應該這麼做」,卻不明白「為什麼不應該這麼做」,然而那真的能夠幫助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嗎? Dcard 上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可能會是最好的答案,如果某些束縛在解除後,卻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那就代表,它可能根本只是無法與生命內化的空架子。
我常會遇到有些人善意的認為,適當的規範可以讓學生更清楚什麼是恰當的行為,而這是在社會上生存一個很重要的素養,比如制服可以讓學生更明白什麼是正式場合應有的穿著,我想用孔丘的話來回覆這種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在加以規範時,沒有辦法引導學生思考背後的價值, 那這樣的拘束,可能難以產生太大的效果。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對牟宗三或是主張「克己復禮」的孔丘而言,怎樣的拘束是適當的,怎樣的解放足以被認為放肆,如果他們穿越到現代的台灣,會如何看待制服一類的規定呢?
讓我們從春秋時期的瑯琊說起吧。
越王既已誅忠臣,霸於關東,從瑯邪,起觀臺,周七里,以望東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無幾,射求賢士,孔子聞之,從弟子奉先生雅琴禮樂奏於越。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帶步光之劍,杖屈盧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為陣關下。孔子有頃到,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奏雅琴以獻之大王。」越王喟然歎曰:「越性脆而愚,水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然,去則難從,悅兵敢死,越之常也。夫子何說而欲教之?」孔子不答,因辭而去。
──《吳越春秋‧勾踐伐吳外傳‧勾踐二十年》
這段傳奇的會面裡,勾踐「杖屈盧之矛」以迎孔丘的動作,被後人稱作「矜持」,「矜」本意指矛柄(此時讀ㄑㄧㄣˊ),這裡用以代稱儀仗用的長矛,是以儀仗矛在手,便是「矜持」。
在古代的中國,主人親至戶外持矛迎接客人是一種禮儀,你可以想像,那樣的姿態必定是有些拘謹的,代表對客人的尊重,又有相當的自信,代表有能力保證彼此的安全,所以,這樣「主人手持矛柄,既拘謹又自信的一刻」,在往後被人們用作一種象徵性的形容,走入了中國的日常用語脈絡,更成為一種被儒者所嚮往的美德──節制、莊重、體貼。
是以孟軻說:「恭敬之心,禮也。」認真對待你的生命以及你遇見的人,當你面對一時的痛快,能不能隨時保持一顆清明的心去質疑,這是我想要的嗎?這是我渴望的、願意窮盡一生追逐的嗎?我猜,這就是牟宗三想說的。
那麼,在校園中的某些拘束,例如最明顯的──制服,有助於達到這些美德嗎?我不禁想起牟宗三在〈中國哲學十九講〉談道家發展脈絡時說過的這段話:
周公所造的禮樂典章制度,到春秋戰國時代,貴族的生命墮落腐敗,都只成了空架了,是窒息我們生命的桎梏。因此周文的禮樂典章制度都成了外在的(external),或形式的(formal),如此沒有真生命的禮樂就是造作的、虛偽的、外在的、形式化的,這些聯想統統出現。任何禮節儀式,假定你一眼看它是外在的,那麼它完全就是個沒有用的空架子。只有外在的、在我們生命中沒有根的、不能內在化的,才可以束縛我們;若是從生命發出來的,就不是束縛。道家就是這樣把周文看成束縛桎梏,因為凡是外在的、形式的空架子,都是屬於造作有為的東西,對我們生命的自由自在而言都是束縛,在這個情形之下,老子才提出「無為」這個觀念來。
如果你離中學生活不久遠,應該會記得,在你的生活中,接受了很多形式化的束縛,你總是被告知「不應該這麼做」,卻不明白「為什麼不應該這麼做」,然而那真的能夠幫助你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嗎? Dcard 上一篇廣為流傳的文章可能會是最好的答案,如果某些束縛在解除後,卻會讓人感到不知所措,那就代表,它可能根本只是無法與生命內化的空架子。
我常會遇到有些人善意的認為,適當的規範可以讓學生更清楚什麼是恰當的行為,而這是在社會上生存一個很重要的素養,比如制服可以讓學生更明白什麼是正式場合應有的穿著,我想用孔丘的話來回覆這種說法:「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如果在加以規範時,沒有辦法引導學生思考背後的價值, 那這樣的拘束,可能難以產生太大的效果。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015年4月29日 星期三
就僅僅是想說個不知所云的故事
大約在小六到國一的這段時間,因為同學的介紹,我開始在玩一款在中小學生間很盛行的,叫做〈賽爾號〉的中國遊戲(在台灣授權給淘米經營),遊戲模式及寵物設定幾乎都是抄襲神奇寶貝,直到國二下左右,因為熟悉的人很多都不在了,也對〈賽爾號〉過度的商業化很反感,就逐漸淡出。
當時我加入的是堪稱遊戲裡最強的戰隊(相當於其他遊戲的公會)「品味」,很可惜的是在系統改版前沒能截圖下來,高達97%的公會戰勝率和七千多的勝場,造就的是完全壓制其他戰隊的可怕公會戰經驗條,甚至還超出了原本設計的經驗條長度很大一段距離,可惜隨著元老及核心成員的逐漸淡出,戰隊也慢慢失去了以往的輝煌,而我要說的故事,是某次在戰隊頻(聊天室)的對話。
那時後的〈賽爾號〉有一種很特別的流行:很多高手都喜歡穿著剛進入遊戲系統送的新手腰帶和帽子,以及台幣買到,可以加最多跑速的鞋子,搭配明顯是新手不可能取得的稱號,並將屬性最華麗的一隻寵物設定跟隨,成為另一種的帶有炫耀性質的「新手」。
「過度商業化」的體現是:當你進入遊戲首頁,視野會很不舒服的被遊戲公司的付費活動廣告塞滿。 |
當時我加入的是堪稱遊戲裡最強的戰隊(相當於其他遊戲的公會)「品味」,很可惜的是在系統改版前沒能截圖下來,高達97%的公會戰勝率和七千多的勝場,造就的是完全壓制其他戰隊的可怕公會戰經驗條,甚至還超出了原本設計的經驗條長度很大一段距離,可惜隨著元老及核心成員的逐漸淡出,戰隊也慢慢失去了以往的輝煌,而我要說的故事,是某次在戰隊頻(聊天室)的對話。
那時後的〈賽爾號〉有一種很特別的流行:很多高手都喜歡穿著剛進入遊戲系統送的新手腰帶和帽子,以及台幣買到,可以加最多跑速的鞋子,搭配明顯是新手不可能取得的稱號,並將屬性最華麗的一隻寵物設定跟隨,成為另一種的帶有炫耀性質的「新手」。
那天的戰隊頻,大家各自上傳了自己類似「新手」打扮的截圖開玩笑說:「嘿!我們都是新手!」
我無聊吐槽了一句:「不,你們才不是新手呢。」然後貼出另一張照片「這才叫新手裝。」
新手時期,其實幾乎沒有人會穿系統送的新手裝,而是解玩一兩個任務後就急忙到NPC那裡買一套很便宜的空白屬性裝備(在賽爾號裡,裝備除了在公會戰裡有些作用以外,其他大多是不怎麼重要的),常常還會把不同部位混搭著穿,偶爾也能出現不錯看的組合。
戰隊頻裡,我的說法很是引起了一陣贊同,也因此對這件有些得意的小事感到特別印象深刻,然後?沒有然後了。
就如同標題所說,這就僅僅是個不知所云的故事,在某些人的標準裡,它甚至可能是個難登大雅之堂的故事,除非哪天我有能力出本〈別鬧了,臉男先生!〉,否則這應該不會出現在我那些很「正式的」、「重要的」、「影響深遠的」的生命敘事裡,例如大學備審、求職履歷,
事實上,我無從確認這件事到底影響了我什麼,你可以說,這是一個青少年在虛擬世界裡找到自我認同的過程,你也可以說,它反映了我對於文化現像的觀察力,因此我對社會科學有濃厚的興趣,都有一定的可能,但如果要我為它下一個註腳,我想說的是:也許對於成長,我們可以有更豐富的想像。
2015年4月24日 星期五
2015 / 4 / 16:畢業旅行.中山拜拜
畢業旅行的第二天下午在台北,有六個小時的自由行時間,同學說要逛國史館,實在提不起興趣,決定脫隊行動,剛好之前看過顧玉玲老師的〈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一直很想到書中提到的中山北路三段「小菲律賓區」參訪,當天就隨便上網抓了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做的一份導覽充當導遊,也因此在走訪的過程中,我常需要找個地方坐下來閱讀。
在假日社群成型後,隨之造成的問題是:菲勞們作完彌撒就在教堂外的公園、人行道上席地而坐、剪頭髮、吃東西,留下一地的垃圾沒人清理,讓當地居民十分困擾,甚至引起了他們對菲律賓移工的嫌惡,在聖多福天主堂郭神父及附近與附近恆安里、晴光里、圓山里的鄰里長多次溝通並嚴格要求教徒,還在教堂邊新建了四座公共廁所後,終於成功解決了這個問題。
下一個去的地方是附近的「金萬萬名店城」,配置有點像傳統市場,是菲律賓移工採買貨品和把東西寄回家鄉的重要地點,我覺得最特別的一點是,那裡的商店很多都是複合式經營,例如有一間商店同時賣了手機、平板。墨鏡、電話卡、拖鞋、手錶(因為移工的聯絡需求,那裡賣手機和電話卡的商店多的可怕)。
離開前在一個家常菜攤位買了一份不知名的菲律賓豬肉料理(?),會說不知名是因為老闆不會講中文,只好很緊張的靠著貧弱的英語口說對話:
「What is it?」
「$^%%##%$@&」
「Er........how much?」
「$#&□■□☆@%......sixty an order.」
(遞60元)
「Take away?」
「Ok,thank you.」
吃起來稍微鹹了一些,比較適合搭配白飯而非單吃,從金萬萬離開後,在附近繞了半小時左右,便直接趕往淡水赴約,除了現居的台南以外,這是我第一次比較有計畫的走訪一座城市,很喜歡這樣的模式,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嘗試直接和當地人聊聊。
在台灣,很多菲律賓人週日時都會相約到「中山拜拜」!「中山」特指「中山北路三段以東至雙城街、南起晴光市場北抵美術公園」一帶的區域;「拜拜」則是信奉天主教的菲律賓人,以台灣話向本地人說明他們到聖多福教堂望彌撒。
按照導覽附的地圖下去走,在捷運圓山站下車,步行到民族西路和民族東路的交會,就是我要找的中山北路三段了。
這個轉頭就能看到圓山飯店的地方,讓我想起了某人來台灣時發生的事。 |
在去聖多福教堂之前,我想先到地圖上的 TIWA 辦公室看看,弄清楚這一帶的門牌規則讓我滿傷腦筋的,甚至偶爾還能看見根本沒有門牌的建築,在幾乎放棄時,卻發現 TIWA 根本就在聖多福教堂後面不遠處,可惜沒有認識的人不敢進去搭話,只在門口拍張照就離開了。
1954 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簽訂,美軍顧問團在中山北路三段蓋營區,並因應越來越多美國大兵、外交人員進駐或美國人來台渡假,用英語進行彌撒的聖多福教堂於 1967 年建立,以服務逐漸增加的英語系移民,即使在 1978 年中美斷交以後的二十年間,聖多福教堂的英語彌撒依然吸引著來台經商就學、觀光、工作的外國人。
1992 年,外籍勞工正式引進台灣。在母國有 80%人口信仰天主教的菲律賓人,開始在假日湧向聖多福教堂,數量之大,使聖多福教堂在短短幾年內成為台北市、甚至是全台灣最具規模的假日菲律賓社群,直至今日。我是在星期四去的,這個日期其實不很合適,因為大部分的菲律賓移工都還分散在台北各處工作,如果你也想去,最好挑在週六或週日,才能一窺當地菲律賓假日社群的完整樣貌。
走進聖多福教堂的時候我有些緊張,不知道我這樣一個外人隨便走進去,會不會冒犯那裡的某種文化規則,所以小心翼翼的走進去拍幾張照片就離開了,沒有人帶總覺得很容易冒犯那裡的什麼規則。
順著脈絡發展下來,我就能理解刻板印象形成的具體客觀條件:菲律賓人太髒太亂是種族天性嗎?週日的大量人潮快速形成,若沒有足夠的廁所與垃圾桶,要如何保持乾淨?且不說台灣人的旅遊據點無一不髒,就算是有公德心的人把垃圾放在後車廂載回家處理,我們都要問,外勞有「家」的條件以符合「現代公民」形象嗎?那一個外傭可以在休假後還把垃圾帶回雇主家放置的?他們多半連生日聚會剩下的餐點都沒有「打包」回家(冰箱是雇主的)的權利。
下一個去的地方是附近的「金萬萬名店城」,配置有點像傳統市場,是菲律賓移工採買貨品和把東西寄回家鄉的重要地點,我覺得最特別的一點是,那裡的商店很多都是複合式經營,例如有一間商店同時賣了手機、平板。墨鏡、電話卡、拖鞋、手錶(因為移工的聯絡需求,那裡賣手機和電話卡的商店多的可怕)。
離開前在一個家常菜攤位買了一份不知名的菲律賓豬肉料理(?),會說不知名是因為老闆不會講中文,只好很緊張的靠著貧弱的英語口說對話:
「What is it?」
「$^%%##%$@&」
「Er........how much?」
「$#&□■□☆@%......sixty an order.」
(遞60元)
「Take away?」
「Ok,thank you.」
吃起來稍微鹹了一些,比較適合搭配白飯而非單吃,從金萬萬離開後,在附近繞了半小時左右,便直接趕往淡水赴約,除了現居的台南以外,這是我第一次比較有計畫的走訪一座城市,很喜歡這樣的模式,如果下次有這樣的機會,我希望可以嘗試直接和當地人聊聊。
2015年3月14日 星期六
「中華台灣民主國」與「中華台灣共和國」有什麼差別?
雷震主張的「中華台灣民主國」與楊西崑提出的「中華台灣共和國」有什麼差別?這裡主要嘗試由三份資料來推論,一是雷震在西元1972年寫的〈救亡圖存獻議〉[1][2],另外則是新台灣新聞週刊在西元2002年針對附在華府尼克森檔案中一同解密的「台北5869」號密電檔案做的報導[3],以及民報在西元2014年針對美國外交官譚慎格提到前述楊西崑致前美國大使馬康衛的「台北5869」號密電的報導[4],筆者歷史知識淺博,如有錯誤請不吝指教。
雷震在〈救亡圖存獻議〉中對蔣中正提出了包括修改修改國號、請蔣中正任滿引退、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在內的約十點建議,其中在涉及主權想像的部分,雷震指出以「中華台灣民主國」取代「中華民國」,並提到:
而根據新台灣新聞週刊的報導,楊西崑曾在「台北5869」號密電中向當時的美國大使馬康衛透露:
[1] 〈救亡圖存獻議〉,可能有缺漏:
http://shieh911.pixnet.net/blog/post/66201112-%E9%99%84%E9%8C%84%E4%BA%8C%EF%BC%9A%E6%95%91%E4%BA%A1%E5%9C%96%E5%AD%98%E7%8D%BB%E8%AD%B0--------%E9%9B%B7%E9%9C%87
[2] 〈救亡圖存獻議〉紙本原文電子版:
http://leichen.nccu.edu.tw/leichen/05files/files/017/index.html#/28/
[3] 〈「台北5869」號檔案解密 楊西崑曾主張台獨〉: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538
雷震在〈救亡圖存獻議〉中對蔣中正提出了包括修改修改國號、請蔣中正任滿引退、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在內的約十點建議,其中在涉及主權想像的部分,雷震指出以「中華台灣民主國」取代「中華民國」,並提到:
就「中華」兩字來說:我們用了「中華」兩字,非但中文還是保留「中華民國」的「中華」兩字,而在英文上還是用“China”這個名稱,仍可對得住創造「中華」的祖先,仍然表示沒有放棄「法統」,也可保持「自尊心」,使大陸人在心理上獲得安慰,尤可使台灣人具有同是「中華子孫」的共同心理。由此可見,雷震對於從中國過來的「大陸人」與這片土地上原先居住的「台灣人」屬於不同的文化脈絡具有認知,並試圖將「台灣人」一起納入中華民族的框架下,同化其民族認同,建立一個以被想像出的「中國人(Chinese)」為主體的國家「China」,以避免台灣獨立運動者建立以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台灣人(Taiwanese)」為主體的國家「Taiwan」,並期待有一天取回失去的「屬於China的大陸」。
最重要的是:國號中嵌有「台灣」二字,尤其可以平息台灣人心理上的不平衡。或者有人要說:今天這樣做,恐怕今後台灣人要得勢,大陸人要吃虧。其實,只要我們從現在起就採行適當的辦法,如中央部長級的人,多用幾個台灣人等等,結果決不至於像若干人的杞人之憂。
我們要趁著今天的兵權尚握在大陸人的手中,一面竭力使大陸人和台灣人團結在一起久而久之,雙方自會融洽而消除隔閡。
這裡面有兩件事要做:第一、大陸人不可再有「優越感」而看不起台灣人;第二、鼓勵大陸人和台灣人儘量互相通婚,使彼此逐漸成為一家。大陸人只要能認清這一點,隔閡是容易消除的。倘若不能認清此點,不去改弦更張,台灣人終有一天會走上獨立運動之路,何況還有彭明敏一班人在外搖旗吶喊呢!這是自然的趨勢。最明顯而最可憂慮的,不出幾年,武力將會一天一天的移轉到台灣人的手中。到了那時,我們縱欲阻止,恐怕會力不從心,而且只有對大陸人更為不利的。
為表示係全體人民的意志起見,由現在的國民大會、立法院、監察院、台灣省議會、台北市議會聯合宣布成立「中華台灣民主國」,同時宣布原來的「中華民國憲法」暫停適用(Suspensive),等到將來回到大陸後,再行恢復。
而根據新台灣新聞週刊的報導,楊西崑曾在「台北5869」號密電中向當時的美國大使馬康衛透露:
在聯合國受挫敗之後,他也曾向蔣介石坦白報告,並對中華民國政府及台灣人民要生存所必需的改革「提出一般性的看法」。他自稱向蔣介石說,「最重要的是在不久的將來向全世界正式宣佈,在台灣的政府與在大陸的政府完全分離,各不相干(entirely separate and apart)」,因此,台灣的政府「與大陸無關」。民報也記載,譚慎格指出楊曾在同密電中向馬康衛解釋:
楊西崑稱,此項宣言應採用新的政府名稱,即「中華台灣共和國」(The 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並註明此「中華」並無政治意涵,只是因為台灣人民原為華裔而來的泛稱,猶如一些拉伯國家在正式國號仍帶「阿拉伯」一樣。
楊西崑認為,依他的看法,蔣介石在作此宣告的同時,也應以憲法的緊急處分權解散國會,「設立新的單一臨時民意代表機構,其成員由三分之二台灣人和三分之一的大陸人組成。新的內閣應納入一些台灣人和一些年輕人。」
楊向馬康衛解釋,如果台北繼續主張自己是中國政府,並對外代表中國人民處理國際事務的話,台灣將無法以合法的國際實體存活於世。因此筆者認為,楊西崑的「中華台灣共和國」雖然仍帶有中華民族的想像,卻沒有雷震那麼強烈的同化意圖,並且相較於雷震提出的「China」,楊西崑的想像主要仍是以台灣為主體的「The Chinese Republic of Taiwan」,另外與雷震仍然希望能收回「大陸」很不同的一點是,他極力與「大陸」切割開,主張海峽兩岸是毫無關係的兩個政權。
[1] 〈救亡圖存獻議〉,可能有缺漏:
http://shieh911.pixnet.net/blog/post/66201112-%E9%99%84%E9%8C%84%E4%BA%8C%EF%BC%9A%E6%95%91%E4%BA%A1%E5%9C%96%E5%AD%98%E7%8D%BB%E8%AD%B0--------%E9%9B%B7%E9%9C%87
[2] 〈救亡圖存獻議〉紙本原文電子版:
http://leichen.nccu.edu.tw/leichen/05files/files/017/index.html#/28/
[3] 〈「台北5869」號檔案解密 楊西崑曾主張台獨〉: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45538
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我看黃秀霜的競選政策
排除對於秀霜競選影片的訕笑,在裡面看到得很多東西其實是很值得被思考的,例如被她列為重點政策之一的「建置高齡友善城市」,就我的印像以及新聞搜尋的結果,主要都著重於各式各樣的補助,像是健保費、假牙、助聽器、電動車等等,這其實反映了很多人在思考公共議題上一種「補助至上」的盲點,認為只要給予老人足夠的錢或是資源,他們就能自己尋找美好生活,然而這樣就足夠了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例,低底盤公車是一種車廂底離路面較進的公車,只要跨一級就能登上公車,不像傳統公車需要跨兩到三級,對於老弱婦孺來說非常方便,這樣的設計大大的降低了他們在城市內移動的門檻,臺南有足夠的低底盤公車嗎?以我的搭乘經驗來說,臺北有很多這樣的公車,其他的上車也不是那麼麻煩,而臺南大約四台內才有一台,其他不是用遊覽車改裝的,就是狹窄的舊型觀光巴士,上下車都不那麼方便,
八月底我去胖地聽臺南市樂齡中心的鍾秀琴主任的演講,在退休後,長者們透過樂齡中心,得以去學習電腦,學習烹飪,取得新的知識,適應不斷變動中的社會,並將他們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智慧,回饋給後輩,創造社會知識的流動,或者在劇場表演的過程中梳理自己的生命經歷,說出傷痛,然後得以被理解、被療癒,甚至因為他們的表演,重新找回「被需要」的感覺,而不會在退休後頓失目標,臺南有多少地方有這樣的設施?
對於公共政策的制定,我認為「想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把自己代入一個高齡者,試著想像他一天的生活,起床後要做什麼?平常都去哪裡聚會?多久看一次病?都怎麼去?然後才能找到他們真正需要的幫助。
以大眾運輸系統為例,低底盤公車是一種車廂底離路面較進的公車,只要跨一級就能登上公車,不像傳統公車需要跨兩到三級,對於老弱婦孺來說非常方便,這樣的設計大大的降低了他們在城市內移動的門檻,臺南有足夠的低底盤公車嗎?以我的搭乘經驗來說,臺北有很多這樣的公車,其他的上車也不是那麼麻煩,而臺南大約四台內才有一台,其他不是用遊覽車改裝的,就是狹窄的舊型觀光巴士,上下車都不那麼方便,
八月底我去胖地聽臺南市樂齡中心的鍾秀琴主任的演講,在退休後,長者們透過樂齡中心,得以去學習電腦,學習烹飪,取得新的知識,適應不斷變動中的社會,並將他們豐富的人生歷練與智慧,回饋給後輩,創造社會知識的流動,或者在劇場表演的過程中梳理自己的生命經歷,說出傷痛,然後得以被理解、被療癒,甚至因為他們的表演,重新找回「被需要」的感覺,而不會在退休後頓失目標,臺南有多少地方有這樣的設施?
對於公共政策的制定,我認為「想像」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把自己代入一個高齡者,試著想像他一天的生活,起床後要做什麼?平常都去哪裡聚會?多久看一次病?都怎麼去?然後才能找到他們真正需要的幫助。
什麼是「名產」?
很多人到安平一定會吃下面幾個東西,認為它們是必吃不可的名產:蝦捲、蝦餅、蚵仔煎、豆花、蜜餞、伊蕾特布丁。
在我的認知裡,一種食物能夠被稱為一個地方的「名產」至少要符合幾個要素:
1. 該地盛產製作這種「名產」的材料,如柿子之於柿餅。
2. 該地居民在生活中經常或至少頻率不算低得食用這種「名產」。
3. 該地產業結構與這種「名產」密切相關。
4. 該「名產」與當地的文化脈絡有一定的連結。
從原料來看,安平是個濱海的區域,安平港每天都有大量的漁獲,沿海一帶甚至有不少的蚵架,所以蝦捲、蝦餅、蚵仔煎還算符合資格,豆花、蜜餞、伊蕾特布丁的原料就跟安平的生產沒什麼關係了。跟居民的關係呢?我從小在安平長大,在我的生活中,上述六者幾乎都不‧是‧很‧常‧吃,除了還算蠻常吃蚵仔以外,其他和我的生活幾乎是零交集,偶爾吃的蝦餅是親戚從印尼帶回來的,要自己炸,但大塊很多,也比較好吃。有趣的是,自從安平作為一個觀光景點開始發展起來之後,越來越多安平人在賣蝦捲蝦餅、蚵仔煎、豆花、蜜餞了,
我上面打那麼一串就是想說:這些「名產」根本就只是一種商業操作而已,跟安平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很貴又不見得好吃,來安平吃東西,我會覺得盡量不要挑那種看起來光鮮亮麗很新很進步的店,進去就是等著被當肥羊宰,而且不要迷信什麼名產,往小巷子裡鑽看到喜歡的就吃,反而會有不少意外收穫。
在我的認知裡,一種食物能夠被稱為一個地方的「名產」至少要符合幾個要素:
1. 該地盛產製作這種「名產」的材料,如柿子之於柿餅。
2. 該地居民在生活中經常或至少頻率不算低得食用這種「名產」。
3. 該地產業結構與這種「名產」密切相關。
4. 該「名產」與當地的文化脈絡有一定的連結。
從原料來看,安平是個濱海的區域,安平港每天都有大量的漁獲,沿海一帶甚至有不少的蚵架,所以蝦捲、蝦餅、蚵仔煎還算符合資格,豆花、蜜餞、伊蕾特布丁的原料就跟安平的生產沒什麼關係了。跟居民的關係呢?我從小在安平長大,在我的生活中,上述六者幾乎都不‧是‧很‧常‧吃,除了還算蠻常吃蚵仔以外,其他和我的生活幾乎是零交集,偶爾吃的蝦餅是親戚從印尼帶回來的,要自己炸,但大塊很多,也比較好吃。有趣的是,自從安平作為一個觀光景點開始發展起來之後,越來越多安平人在賣蝦捲蝦餅、蚵仔煎、豆花、蜜餞了,
我上面打那麼一串就是想說:這些「名產」根本就只是一種商業操作而已,跟安平沒什麼太大的關係,很貴又不見得好吃,來安平吃東西,我會覺得盡量不要挑那種看起來光鮮亮麗很新很進步的店,進去就是等著被當肥羊宰,而且不要迷信什麼名產,往小巷子裡鑽看到喜歡的就吃,反而會有不少意外收穫。
努力在成績表現中佔了什麼角色?
「英聽考不好就歸咎於城鄉差距,檢討自己從來不是第一順位。」
「考不上好學校就歸咎於階級差距,檢討自己從來不是第一順位。」
上面兩種說法有著很接近的邏輯,抱持這樣說法的人通常認為城鄉、階級所造成的資源差距確實有可能影響學生的課業表現,但影響不大,不應該被用來作為開脫自己表現不佳的藉口,這樣的說法要成立,最重要的問題會是「努力在一個人的課業表現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不論大小,這樣的規則適用在多數人身上嗎?」
我認為,城鄉、階級所造成的資源差距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站在不均等的起跑線上,例如在台南一中,我們班上每週都會有一節由外師授課的英語會話課程,如果有意願學習的話,對提升英文能力很有幫助,類似的資源其他並非前段的學校不太可能擁有,即使學生有意願,也無法透過這種方式去學習,
從家庭條件來看,我也不認為一個需要在上課時間之外花很多時間打工貼補家裡經濟,或家中環境不適合讀書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下,能夠擁有比那些資源優渥的人更好的表現,即使有,也是特例(之所以不把特例納入考量,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天賦通常可以排除大部分條件的影響)。
因此我傾向認為,「努力」影響的只是在相同或接近的資源下,一個人的表現,而當兩群人擁有的資源有一段落差,導致課業表現出現差距,首先應該被檢討的並非他們自身努力不足,而是資源分配的落差,至於在相同或接近的資源下產生的表現差距,我認為首先應該被提問的是「為什麼這樣的課程設計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這符合學生的需求嗎?」,而非不斷怪罪學生不願意學習。
「考不上好學校就歸咎於階級差距,檢討自己從來不是第一順位。」
上面兩種說法有著很接近的邏輯,抱持這樣說法的人通常認為城鄉、階級所造成的資源差距確實有可能影響學生的課業表現,但影響不大,不應該被用來作為開脫自己表現不佳的藉口,這樣的說法要成立,最重要的問題會是「努力在一個人的課業表現中扮演了多大的角色?不論大小,這樣的規則適用在多數人身上嗎?」
我認為,城鄉、階級所造成的資源差距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站在不均等的起跑線上,例如在台南一中,我們班上每週都會有一節由外師授課的英語會話課程,如果有意願學習的話,對提升英文能力很有幫助,類似的資源其他並非前段的學校不太可能擁有,即使學生有意願,也無法透過這種方式去學習,
從家庭條件來看,我也不認為一個需要在上課時間之外花很多時間打工貼補家裡經濟,或家中環境不適合讀書的人,在付出同等努力下,能夠擁有比那些資源優渥的人更好的表現,即使有,也是特例(之所以不把特例納入考量,是因為他們自身的天賦通常可以排除大部分條件的影響)。
因此我傾向認為,「努力」影響的只是在相同或接近的資源下,一個人的表現,而當兩群人擁有的資源有一段落差,導致課業表現出現差距,首先應該被檢討的並非他們自身努力不足,而是資源分配的落差,至於在相同或接近的資源下產生的表現差距,我認為首先應該被提問的是「為什麼這樣的課程設計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這符合學生的需求嗎?」,而非不斷怪罪學生不願意學習。
園遊會的教育想像
臺南一中校長張添唐日前在升旗時引述別人告訴他的話,指出高中園遊會「在校內隨意擺攤」可能是造成臺灣未經申請流動攤販文化的成因,同時認為應該從衛生問題著手,更認真的看待園遊會,並且不排除開始收取攤位租金,我認為這不是個恰當的類比,相較於多數流動攤販非法、無固定場地的特性,由校方指派場地,邀請每班參加的園遊會,反而更像是《臺南市攤販管理自治條例》裡面說的「受政府機關邀請展售商品或服務者,不在此限」,什麼時候我們園遊會可以隨意在校內擺攤了?
倒是很高興校長希望捨棄用「兒戲」的角度看待園遊會,想讓它更貼近社會的真實面,建議不如園遊會之前為每班安排幾堂產品研發及行銷的課程,不要每次園遊會上販賣的都是蔥油餅、香腸一類高可替代性、低附加價值的產品,客群也幾乎是熟識的高中高職生,甚至可以嘗試把市場鎖定在鄰近的社區,做一個「練習創業」的動作。
不過呢,即使是再「先進」的教育理念或方法,可能都還是要符合一些前題才運作得起來,比如廢除早自修(或者是早自修禁止考試,我說的是認真禁止,而不是隨便發個公文)、減少考試數量(但提高題目質量,謝宇程寫的這篇就不錯:http://ppt.cc/hMyY,調整內容過多的課綱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一類讓教學環境回歸正常的措施,
我每天十一點睡,因為騎車到學校要半小時車程所以都六點起床,這樣的作息就我所知相較其他同齡學生是非常的健康了,但到學校還是會覺得有點想睡,比較舒適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八到九個小時,這樣起床之後腦袋很快就能清醒,而且很有精神,但早自修的制度讓我不只沒有補眠的時間,還要在腦袋很混沌的時候寫一些該死的考卷,在這種精神狀況下,很少人會有雅興去認真陪老師做什麼「翻轉教育」,尤其是當天可能還有另一科的週考,
同理,前面提到的「園遊會練習創業」也是,平常生活已經很累了,不太會有人有閒情逸致去做什麼產品研發與分析,更別說是找出市場需求了,可以想像它如果在現在的高中校園中實施,不過又是另一個華麗的空殼,如果教育政策大方向的設計還是這麼悲劇,那很多立意良好的教育嘗試只會在壓力下變成鏡花水月。
倒是很高興校長希望捨棄用「兒戲」的角度看待園遊會,想讓它更貼近社會的真實面,建議不如園遊會之前為每班安排幾堂產品研發及行銷的課程,不要每次園遊會上販賣的都是蔥油餅、香腸一類高可替代性、低附加價值的產品,客群也幾乎是熟識的高中高職生,甚至可以嘗試把市場鎖定在鄰近的社區,做一個「練習創業」的動作。
不過呢,即使是再「先進」的教育理念或方法,可能都還是要符合一些前題才運作得起來,比如廢除早自修(或者是早自修禁止考試,我說的是認真禁止,而不是隨便發個公文)、減少考試數量(但提高題目質量,謝宇程寫的這篇就不錯:http://ppt.cc/hMyY,調整內容過多的課綱也是個不錯的方法)一類讓教學環境回歸正常的措施,
我每天十一點睡,因為騎車到學校要半小時車程所以都六點起床,這樣的作息就我所知相較其他同齡學生是非常的健康了,但到學校還是會覺得有點想睡,比較舒適的睡眠時間應該是八到九個小時,這樣起床之後腦袋很快就能清醒,而且很有精神,但早自修的制度讓我不只沒有補眠的時間,還要在腦袋很混沌的時候寫一些該死的考卷,在這種精神狀況下,很少人會有雅興去認真陪老師做什麼「翻轉教育」,尤其是當天可能還有另一科的週考,
同理,前面提到的「園遊會練習創業」也是,平常生活已經很累了,不太會有人有閒情逸致去做什麼產品研發與分析,更別說是找出市場需求了,可以想像它如果在現在的高中校園中實施,不過又是另一個華麗的空殼,如果教育政策大方向的設計還是這麼悲劇,那很多立意良好的教育嘗試只會在壓力下變成鏡花水月。
訂閱:
文章 (Atom)